陳證道 作品

第509章 心悅誠服

    崔護和兒子崔九齡參加完高不凡的接風宴後,回到了家中,父子二人在廳中一邊喝茶消食,一邊閒聊。

    “難怪父親如此推崇高長卿,今日一見,此子確實是人中龍鳳,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讓人如沐春風,讓孩子自愧不如!”崔九齡感嘆道。

    崔護微笑道:“這才哪到哪了,接觸時間長了,齡兒你便會知道長卿是如何的與眾不同,待人接物只是表面功夫,瞭解一個人,你得了解他的內在,長卿的格局、眼界,還有學識,都是為父平生僅見的,別的不說,光是他傳授為父的新式記賬方法,無疑就是顛覆性的。”

    崔九齡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高長卿發明的(阿拉伯)數字,以及表格記賬法他研究過,比傳統的流水帳記帳方法不知要直觀多少倍,高效多少倍,的確是顛覆性的進步。

    另外,崔九齡還得知高不凡麾下有個神機班,由他親自講授什麼物理化學知識。崔九齡寒窗苦讀十幾年,自問讀的書不算少,但對這些所謂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卻聞所未聞,越是瞭解,也越是驚為天人。

    崔護瞥了兒子一眼,笑道:“如何,還埋怨為父把你從長安叫回來嗎?”

    崔九齡不由臉上微窘,這些年,他一直在洛陽和長安之間求學,四處尋訪名師,增長閱歷見聞,本打算參加科舉入仕,一鳴驚人的。

    但是大隋的局勢一年比一年糜爛,這種時候,楊廣竟然還要巡幸江都,勞民傷財,所以崔九齡對科舉入仕之路產生了懷疑,這樣的大隋還值得自己效忠嗎?

    正當崔九齡猶豫不決時,父親崔護派人來長安找到了他,說瓦崗賊越鬧越大,一旦楊廣離開洛陽巡幸江都,只怕中原地區就是瓦崗賊的天下了,到時道路阻絕,恐有家難回,讓崔九齡趕快回清河郡。

    崔九齡在外遊歷數載,也是思鄉情切,於是便收拾行囊趕回清河郡,結果到家中,發現父母和妹妹竟然都搬去了涿郡,而清河崔氏的產業也大部份轉移了,他立即便意識到不尋常了,連忙趕去涿郡與家人相會。

    在得知家族把寶押在高不凡身上,父親甚至決定把妹妹崔詩柔嫁給高不凡聯姻時,崔九齡是頗有微詞的,覺得這樣重大的決定太過輕率了,關鍵高長卿還娶了長孫家的姑娘為正室,妹妹難道要嫁給高長卿作妾室?清河崔氏幾時淪落到這種地步了!

    然而沒多久,高不凡升任涿郡留守的消息傳來了,幽州地區的第一把手,正三品大員的封疆大吏,就目前大隋的形勢,無疑於是割地為王,於是乎,崔九齡沉默了。

    以後高長卿就是幽州這塊地頭上的老大了,而且清河崔氏上下數千口人都得庇護在人家的羽翼之下,聯姻似乎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今日得見高不凡的風采,崔九齡終於徹底改弦更張了,不得不佩服父親的眼光,薑還是老的辣啊,此時把妹妹嫁給高長卿還有“下嫁”的餘地,再遲些只怕連“下嫁”的機會也沒有了。

    崔護見兒子沉默,便知道自己這個表面謙遜,實際內心高傲的兒子已經服氣了,便道:“長卿現在求賢若渴,以吾兒之才,應該還是入得了長卿法眼的,改日為父便厚著臉皮向長卿舉薦齡兒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