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證道 作品

第417章 賜畫

    高不凡知道楊廣擅長言辭,會作詩,卻不知道楊廣還會作畫,而且看樣子還畫得不錯,一幅《萬里江山日出圖》被他畫得氣勢磅礴,嗯,至少在高不凡這個外行看來是這樣。

    終於,楊廣畫完擱筆了,而高不凡已經在御案前站了足足半個時辰,也看著楊廣畫了半個時辰,雖然等的時間長了點,但並不枯燥,因為看楊廣作畫的確很有意思,這不是拍馬屁,而是楊廣此人的確挺有才的,看得出在作畫方面下過苦功夫,比後世那些拿著針筒滋墨汁的所謂大師不知要強上多少百倍。

    兩名太監小心翼翼地把楊廣這幅《萬里江山日出圖》抬走,而楊廣淨了手,又用絹帛擦乾淨,這才將目光落在高不凡身上,淡問道:“朕登基後便馬上遷都洛陽,高郎將可知道是為何?”

    高不凡本以為楊廣召自來是要問安伽陀的事,又或者至少問一下自己,他的這幅畫畫得如何來過渡一下氣氛,豈料楊廣竟直接問起遷都的事,這開場白實在出乎他所料,一時間也猜不到楊廣的真正意圖,於是便保守地答道:“洛陽地處中原腹心,水陸交通便利,可以兼顧全國吧。”

    楊廣搖了搖頭道:“太過籠統了些,也沒有切中要害,看來高郎將只有耍小手段的小聰明,卻沒有治國安邦的大智慧。”

    高不凡暗汗,竟然被鄙視了,不過,被楊廣鄙視似乎反而是件好事,剛愎自用的楊大老闆不喜歡身邊有難以掌控的聰明人,所以高不凡從善如流,慚愧地道:“臣愚鈍,懇請皇上指點。”

    楊廣淡淡地道:“朕登基之初,不惜動用兩百萬軍民營建東都,一年之內建成,此後數年間,又陸續開通南北運河,世人都以為朕是為了享樂,不顧天下百姓疾苦,殊不知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大地經歷了數百年的分裂和混亂,我大隋雖然統一了江山,但是數百年的分裂造成民間割裂卻難以癒合,特別是南北地域之間貌合神離,處處桎梏,暗流湧動。

    人心不齊,又談何統一?

    朕之所以遷都洛陽,開通運河,便是要彌合南北分歧,促進整個大隋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統一。世人不懂朕,以為朕遷都只為享樂,而修運河則是為了方便出行遊玩,簡直可笑之極!”

    高不凡微微一震,由此看來,楊廣大興土木遷都洛陽,又不惜民力開挖南北大運河,的確有著全面的經濟政治考量,並非只是為了享樂,可見楊廣雖然好大喜功,卻絕不是個糊塗昏君,只是步子邁得太大太急,扯到蛋了!

    當然,楊廣的殘暴是真的,奢侈也是真的,光看他那艏極盡奢華的水殿龍舟就可見一斑了,所以被唐朝所編的史書添油加醋地抹黑並不冤!

    “皇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又豈是凡夫俗子能明白的,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懂的自然懂,不懂的的解釋再多也是沒用,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高不凡毫不猶豫地送出了一記香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