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三十三章劍鞘即冢!誰可匹敵?

    那柄劍意曾經洞穿過王仙芝胸口的桃木劍,此時還未出鞘,安靜懸停在這個徐鳳年身側。

    御劍而來的徐鳳年笑道:“走一個。”

    桃木劍與人靈犀相通,緩緩離開劍鞘,初始異常緩慢,漸次去勢快如一道滾雷,以至於天空中裹挾出一條長虹霧氣,就算不諳武學,也能清晰可見。

    這一劍的根骨,這就像那個江湖綽號劍九黃的缺門牙老僕,所練劍招少,因為覺著自己笨拙,就怕貪多嚼不爛,走路也慢,悠哉遊哉走江湖,走到哪裡不重要,不錯過沿途的風景就能湊合。

    劍九一出,桃木劍就不見蹤跡。高高在上的王仙芝接連數次彈指,是指玄境中的尋龍點穴,都沒能叩斷一劍遊走六千里的關鍵氣脈,王仙芝不再多此一舉,乾脆停下手指,但是沒有急於收回,如科舉士子提筆破題,遇上了疑難,難以下筆。王仙芝突然撇過頭,與此同時,一縷劍氣擦頰而過,削斷了老人幾根雪白髮絲。

    王仙芝依舊沒有再度叩下手指,繼續紋絲不動,然後輕輕後退一步,一縷劍氣從胸口飛速掠過,割下了些許麻布碎屑。

    之後王仙芝始終保持手指彎曲的姿勢,但是偶爾腳步挪動,次次都是堪堪躲過不覺有半點鋒芒的隱蔽劍氣。

    王仙芝心中有些訝異,他曾經在武帝城頭迎戰第二次登樓的黃陣圖,對於這一劍並不陌生,先前指玄八劍,都沒能讓他如何鄭重其事,第九劍的確壞去了他的袖子,雖然僅是天象一劍,但劍九黃的天象十分新意,尋常天象高手的根源,來自於一位先賢佳篇的開宗明義,“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世間萬物,鳥啼迎春,雷響震夏,蟲悲秋風蕩冬,因此士大夫往往登高出聲作賦,而自古以來的劍士,之所以可以代代獨領風騷,就在於天然能夠以我手中劍,訴不平事掃不平事。王仙芝就曾經私下對曹長卿說過,不如舍國棄書忘情練劍,定然可以早早超凡入聖。

    而劍九黃的第九劍,分明跨過了天象門檻,又沒有躋身劍仙水準,竟是不給人丁點兒的不平積鬱之氣,反倒是讓當時的王仙芝有些措手不及。照理說,一個性子溫吞的老好人,是如何也練不出好劍的,這跟文似看山喜不平是一個道理,劍法亦是同理,勝在招招玄妙,奇勢迭出。

    當下這一劍,同樣是那樣的古怪脾性,出招之後,沒有什麼黑雲壓城風滿樓的宏大劍勢,反而不厭其煩地劍來劍去,盡是一些狗吠雞鳴煙火稠密的世俗氣息,好似村鄰吵架,又礙著情面,動嘴不動手,給人感覺只剩下了呱噪煩人。

    這一新劍與劍九黃遞出的那一舊劍,只算略有不同,就在於後者愈發信手拈來,更加圓熟刁鑽。

    仙人凌風御劍,一夜霜寒十九州,此言用以形容劍仙的迅捷,而那柄桃木劍在王仙芝四周倏忽而去猝然而至,同樣不知掠走了多少路程,數百里?一千里?

    王仙芝心中有數,已經在他身旁肆無忌憚遊走了足足三千里!最遠處是九里之外,最近時自是擦身而過,如此不知疲倦地來來回回,或畫弧遁走十幾丈,或直線飛掠三四里,並無定律,無跡可尋。

    王仙芝還在等,還在屈指而不彈指。

    直到第七次跟桃木劍失之毫釐,一個瞬息過後,終於輕輕叩下一指。

    手指敲在空中,但是王仙芝身前驟然響起一聲很細微的金石撞擊聲,距離王仙芝越遠,聲響越大,滾走不絕。

    六里地外,那柄材質平平卻給王仙芝造成極大困擾的桃木劍,在半空砰然炸裂,化作一團木屑。

    御劍的徐鳳年一招手,碎屑從遠處返回,凝聚作劍,輕輕歸鞘。歸鞘之後,再次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