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懶 作品

第420章 正常生存極限:3.5g等效重力


  相似的。

  其一,在高重力環境下,小白鼠心臟供血能力不足,導致大腦缺氧。

  其二,高重力導致小白鼠大量毛細血管破裂,最後造成大範圍內出血。

  雖然還有別的死亡原因,但這兩種情況是絕大多數死亡小白鼠的解剖結果。

  另一方面,當時為了儘快測出改造後小白鼠的內臟承受能力,呂永昌加快了重力艙的重力提升速度。

  如此得到的實驗數據,與人類未來的生活環境並不契合。

  用簡單的話來說,第一次實驗只得到了內臟網膜的最高承受能力,但卻忽視了其在長時間高重力環境下的表現。

  而後者,恰恰是本次實驗最看重的數據。

  即便是正常人類,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承受超過5g以上的等效重力。

  如果是平躺,並做好各種保護措施,在短時間內,普通人都能承受10g以上的重力。

  但若是把時間拉長……

  人體內的各種關節,乃至器官,都會因為巨大的重力受到極其嚴重的損傷。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死亡。

  正因為上述兩方面因素,呂永昌下令開啟了第二次重力艙實驗。

  第二次實驗規模更大。

  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加符合真實狀況,所有小白鼠被分為十餘組,分別被放入不同的小型重力艙中生活。

  而小型重力艙的等效重力,均勻分佈在2g至5g這個區間內。

  整個實驗,持續時長為一個星期。

  如今,第二次重力艙實驗已經步入尾聲。

  全息投影中的小白鼠們,也即將“重獲自由”。

  當然,不同的重力艙內,小白鼠的表現也截然不同。

  等效重力為2g的重力艙內,小白鼠們精神狀況良好。

  奔跑,跳躍……

  就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樣。

  這樣的場面,無疑是呂永昌最想看到的。

  隨著等效重力的增加,小白鼠們的精神狀況也逐漸變差。

  甚至,等效重力為5g的重力艙內,那些小白鼠都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

  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才能證明它們依然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