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懶 作品

第145章 單層壁碳納米管vs多層壁碳納米管

  畢竟,兩層壁碳納米管屬於多層,兩百層壁碳納米管也屬於多層。

  而呂永昌他們現在做的……也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方法。

  窮舉法。

  說簡單點,就是一個個試過去。

  用排列組合的方式不斷試驗,再讓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找出其中的規律,再精準定位最適合的多層壁排列方式。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

  即便有零和一整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的幫助,實驗進度依舊比較緩慢。

  “來了!”

  魏榮的聲音由遠而近,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幾分鐘之後。

  “哎,可惜了。”

  “抗拉強度只有50gpa,不合格。”

  呂永昌波瀾不驚地點了點頭,隨後輕聲說道:“記得幫我把數據錄進去,零需要大量的樣本才能進行分析。”

  魏榮默默地點了點頭,站在呂永昌身邊欲言又止。

  “怎麼了?”

  眼角餘光掃到魏榮的那一刻,呂永昌低聲問道,手上的動作卻沒有絲毫停頓。

  聽到呂永昌的問話,魏榮輕輕嘆了口氣,眼中露出幾分苦澀。

  “呂教授,現在我們已經做了80多個樣本了,可是……”

  “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一款抗拉強度超過100gpa的碳納米管,我在想,是不是我們的方向選錯了?”

  呂永昌手中動作沒有任何停頓,輕輕地搖了搖頭,斬釘截鐵地說道:“不會,我的直覺告訴我,方向絕對不會錯!”

  “相信我!”

  說話的同時,背對著魏榮的呂永昌眼底,閃過了一絲不可察覺的綠意。

  方向當然不會錯。

  早在實驗正式開始前,呂永昌就通過科技樹系統的“提示”驗證了一下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

  結果顯而易見,多層壁碳納米管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至少,作為太空電梯的纜繩材料,它的潛力無比巨大!

  呂永昌那充滿自信的言語,減輕了幾分魏榮心裡的擔憂。

  作為原夏國科學院院士,

  魏榮早就聽說過一些科研大牛依靠科研直覺完成科研任務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