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 作品

第216章 沖天之志

話雖是這麼說,可衛辰眼角餘光瞥見腳邊那隻空空如也的竹筐,仍是免不了嘴角抽了抽。

這黃河裡的魚也太不懂事了吧,哪怕有一條咬鉤呢?

“老師。”

侍奉衛辰身後的趙策英從家將手中取過溫補的熱湯,雙手恭敬地給衛辰奉上,而後看向顧廷燁微微笑道:

“聽說眼下汴京城裡,鮮活的黃河鯉魚做成的魚羹魚膾,少說也要費上三五兩銀子,比往年高出了數倍。都是因為今年天氣太冷,黃河的鯉魚活動得也少,釣到自然不那麼容易。”



趙策英刻意將“鮮活”、“鯉魚”這些字眼咬得很重,顧廷燁自然聽出了他的意思,頓時一臉的鬱悶,扛著長槍到一旁拿那條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的可憐大魚撒氣去了。

衛辰見此不由眉頭微挑,很是欣慰地看向面前的趙策英。

這徒弟果然沒白收,懂事!

衛辰接過趙策英遞來的熱湯喝了一口,只覺渾身寒氣被驅散一空,心裡更是暖洋洋的。

衛辰招了招手,示意趙策英在自己身邊坐下,輕聲問道:“年前就聽你說訂單太多,燒製不過來,要擴建窯口,現在怎麼樣了?”

趙策英道:“已經有十一座投入了使用,還有二十三座在建,大概今年二月就可以完工。”

衛辰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

在衛辰前世,禹州一帶流傳著一首民諺。

進入西南山,七里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斗金錢。

形容的是鈞窯最鼎盛的時期。

而如今,衛辰治下的禹州鈞窯窯口雖然還沒有達到這種地步,但發展勢頭卻是日新月異,早晚會有“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的一天。

衛辰對此充滿了信心。

衛辰靜靜地把著釣竿,又問道:“趙團練帶著沉將軍一起去了汴京陪天子奉祀天地,至今未歸,可有他們的消息?”

趙策英笑著道:“父親已經提前派人傳信回來,他和舅舅明日就能到禹州了。”

衛辰頗為感慨地點了點頭。

郊祀大典,三年才有一次,在汴京南薰門外的青城行宮舉行,是國家首屈一指的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