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拾火 作品

第68章 這病毒是屬月老的吧?


 “我們整個基地所有人的命加起來,都不如它值錢!”


 格林博士眼神狂熱,一番介紹後,又向紀川詢問:“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發現?”


 紀川凝重點頭:“我在夢裡看到過這個場景,而且是玻璃櫃裡面的視角,整個環境被放大了許多倍。”


 “感覺就像……”


 “我變成了那裡面的一隻小白鼠。”


 格林博士與一眾專家討論後做出判斷,紀川身上可能發生了“記憶傳遞”現象。


 “記憶傳遞”的概念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提出,並驗證了其存在性。


 一個早期的經典實驗,科學家們用燈光和電擊對渦蟲進行訓練,然後把訓練過的渦蟲剁碎了餵給沒訓練的渦蟲吃。


 結果證明,後者對原先施於前者的訓練信息具有某種‘繼承’現象。


 科學家們又將前者提取的rna注入後者體內,也能觀察到一種類似的‘訓練遷移’現象。


 研究結論表示,記憶能以生物化學的方式累積起來。


 記憶傳遞、記憶遷移,這些理論曾在21世紀信息時代發展初期,一度成為人們追求長生的一條重要途徑。


 通過上載人格記憶,實現不同生命體之間的意識轉移,乃至從血肉生命到數字生命的轉化,以此獲得永生。


 聽起來很誘人,但其中涉及許多倫理問題、技術問題和未知的隱患,最後被官方出面叫停。


 那些被放大了無數倍的畫面,那些經歷了無數次實驗折磨的記憶,顯然就是源自那隻改變了實驗室命運的小白鼠。


 紀川以某種特殊的方式,接收到了小白鼠的部分記憶,並與自身的記憶疊加、融合、混淆。


 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迷失自我,好在紀川挺過來了。


 他的身體情況恢復穩定,危機暫時解除,但那段多出來的記憶卻給他造成了不小的精神負擔。


 每當午夜夢迴,紀川都會感到顫慄和恐慌,而這樣的恐慌會在清醒後持續一段時間,然後被理性壓制和驅離。


 目前來說,這樣的情況還在紀川的承受範圍內,但孤獨和壓抑的感覺日益堆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再次失控。


 格林博士每天給紀川做抽血檢查,結果顯示,紀川血液中的病毒濃度在持續增加,但紀川的身體卻沒有出現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