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219章 第219章

    事實上,童記者的這篇報道,不但被刊登在了省日報和海浦日報上,還在同一天,同時刊登在了全國數個省市的報紙雜誌上。

    宋恂這個名字,以及海浦漁業公司銳意改革的事蹟,以一種讓他措手不及的速度,迅速蔓延開來,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

    “宋書記,這兩天省城和外省的好幾個單位都打了電話,想來咱們公司參觀學習一下,還想讓你給大家做個報告。”鄔君陽風風火火地走進宋恂的辦公室,振奮道,“這回咱們漁業公司可算是出名了!”

    她在心裡狠狠羨慕了宋恂的好運氣,但她也清楚,公司的配套改革是從宋恂當經理時開始的,等她接手的時候,各項改革基本已經收尾了。人家報社記者報道宋恂的事蹟,沒毛病。

    宋恂對這個走向也是沒想到的,報道發表以後,海浦本地的幾個單位已經來漁業公司參觀過了。

    他還應邀跟大家開展了幾次座談會,分享配套改革的經驗。

    可是,不知是他的理解跟大家有偏差,還是其他人的理解出現了問題,來參觀的單位裡不但有企業,居然還有兩個文藝團體……

    他今天早上甚至還接到了海浦企業作協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參加作協的活動,在座談會上給大家演講。

    “鄔經理,公司實行配套改革,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宋恂想了想說,“其實真正有用的經驗,我已經寫在文章裡發表過了。你跟幾位副經理都是親自參與了公司配套改革的,具體是怎麼實施的,大家都很清楚……”

    “宋書記,你的意思是……”

    “最近來公司參觀的單位比較多,讓我一個人去分享經驗,也只是說一些車軲轆話。你跟其他幾位同志最好也能參與進來,幫忙招待客人的同時,咱們也多跟人家交流,學一學人家身上的長處。”

    鄔君陽猶豫片刻,還是勸道:“這對你來說也許是個很好的機會,要不你再考慮考慮?”

    任誰遇到這樣一個全國出名的機會,都會牢牢抓住吧?

    宋恂搖頭說:“這套改革的實施本來就是大家的功勞,讓大家都站出來介紹一下經驗無可厚非。”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一下就火了,但是這個所謂的出名機會,對他來說並沒什麼吸引力。

    出名以後呢?

    他又不是演員明星,要這種名氣有什麼用?

    每天接待參觀考察的同志已經嚴重影響他的工作和生活了。

    鄔君陽離開以後,宋恂把孫翊叫了進來。

    “你去跟後勤、財務和黨辦說一聲。最近來公司參觀的同志比較多,大家儘快制定出一個固定的參觀流程,不要影響咱們公司的正常生產。”

    孫翊趕緊拿筆記下來。

    “另外,跟外地來參觀的單位說清楚,我們歡迎大家來交流,但是漁業公司改革以後,管理比較嚴格,經理招待費有限。請大家自行解決食宿問題。”

    “……”孫翊的表情輕微扭曲了一下,嘗試提醒,“宋書記,人家好歹是客人,大老遠來一趟,咱們這樣直接提費用的問題,是不是不太好啊?”

    “怎麼不好?他們來學習,咱們不但不收分文,還得出人出力,包吃包住?天下哪裡有這種好事,我也想去。”宋恂沒什麼表情地說,“現在只有幾十人參觀,萬一以後有成百上千的人來參觀,咱們出得起這份招待費麼?就算出得起,又憑什麼花這份錢?”

    孫翊:“……”

    好像也有點道理。

    宋恂交代道:“我明天要到省城去一趟,如果有參觀學習的客人,就讓鄔經理安排人接待吧。”

    *

    宋恂這次是被兩通電話喊回省城的。

    一通來自早就調任省人大的袁書記,另一通來自親爹老宋。

    他下火車以後先跟袁書記的秘書聯繫,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去拜訪了袁書記。

    袁正清見到他,仔細打量片刻便點頭說:“還行,沒怎麼變樣。”

    “咱們才兩三個月沒見,我能變成啥樣啊?”宋恂每次來省城出差,都會到曾經的袁書記,現在的袁主任這裡坐坐。

    他對辦公室的陳設還算熟悉,自顧自在櫃子裡翻出一罐六安瓜片,給自己沏杯茶。

    “我是怕你被突如其來的關注弄得找不著北了。”袁正清盯著他往自己的茶杯裡續水。

    “真正應該得到關注的是漁業公司的發展,我只算發展中的一環,”宋恂笑道,“將大家對我的好奇轉移到漁業公司上就行了。”

    袁正清頷首:“你能正確認識這件事就很好,最近行事一定要謹慎,不要過度張揚高調。平時還是得將工作重心放在漁業公司的發展上,漁業公司好了,成績自然會算在你身上。高知名度和關注度是一把雙刃劍,你以後前進的每一步都會被人用放大鏡審視,所以工作一定要做紮實,不要浮躁。”

    宋恂虛心接受了袁書記的建議,但他總覺得今天袁書記有點心不在焉的,便直接問對方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跟他說。

    將茶杯放到茶几上,袁正清琢磨了一會兒才開口說:“前天省裡的一位領導跟我打聽了你的情況,似乎有意讓你去省海洋漁業公司工作。上級領導可能是對這兩年省漁的發展不太滿意……”

    宋恂快速回想了一下省漁的情況。

    省漁這幾十年來一直在近海作業,如果只看近海成績,它是當之無愧的全省漁業一哥。

    但是在外海捕撈方面,省漁一步慢步步慢,錯過了國家對漁業外匯貸款政策最寬鬆的時期,這兩年只在國內購買了三四對外海漁輪。

    在企業改革方面也沒聽說有什麼特別亮眼的成績。

    與海浦漁業公司相比,省漁的最大優勢是體量大,背景硬。

    人家是受水產部和省委雙重領導的副廳級單位。

    “省裡最近在研究省漁新任領導班子的人選,經理和書記可能都要動。”袁正清提醒道,“你有個心理準備吧,組織部有可能會派人跟你談話。”

    宋恂蹙眉問:“這事已經定了麼?我在漁業公司當書記才一年多,現在到省漁去並不合適吧?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完成呢。”

    雖然去了省漁就是副廳待遇,但他心裡其實並不想來省城工作。

    領導能注意到他,多半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的宣傳熱度,想讓他將這套配套改革的方案複製到省漁去。

    但是,兩個業務範圍相似的漁業公司,改革的步驟也是大同小異的,他不想去做重複的工作。

    如果省漁真的有心改革,讓現有人馬照搬海浦的改革方案,多半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