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67章 第 67 章

    知青們有自己的顧慮,剛開始上班時興許是安全的,但是時間長了,就容易讓人摸清她們上下班的規律。

    每個生產隊都有幾顆老鼠屎,女知青們必須謹慎考慮自己上下班的安全問題。

    宋恂無奈道:“馮廠長,你可能有所不知,連我本人也是整天往返於公社和生產隊之間的,每天來回十公里。公社沒有現成的宿舍提供給咱們。”

    要是有房子,他早就申請房子了。

    反正項小羽馬上就要來公社上班,以後如果能住在公社,他們上下班也方便。

    秦川插話說:“公社裡多少年都沒蓋過新宿舍了,老宿舍裡又沒人搬出來。你要是想給女工提供住宿,只能廠裡自己蓋房。”

    “我們現在要是有能力建房,誰還往工業辦跑啊!”

    襪子還沒織出幾雙,連買織襪機的錢還欠著公社呢,哪裡有錢蓋宿舍。

    “你們廠一共有多少需要每天往返生產隊的女知青?”宋恂問。

    “四十多人吧,剩下的女工都是本地社員。”

    “這些女知青來自多少個生產隊?”

    “主要集中在五個生產隊,這五個生產隊的女知青都是最早來插隊的,有的已經下鄉五六年了,人員還算比較集中。不過,還有一個五星大隊的知青,廠裡只有她是每天獨自走路上下班的,我還挺不放心她的。”

    朱巧珍蹙著眉說:“獨自一人走路往返確實不太安全,應該讓她借輛自行車。”

    “廠裡倒是有幾個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但人家也得用車呀!自行車在生產隊裡是金貴玩意,誰能輕易把車借給她?”

    宋恂琢磨片刻說:“我原來在省城上班的時候,廠裡都是有通勤車的。給家遠的同志規劃一條通勤線路,每個月發通勤車票。”

    “咱在農村哪有這個條件啊?”馮培芸苦笑。

    “隊裡不是有馬車和驢車嘛,要不就由你們廠領導出面,跟生產隊租用畜力車,在每天一早一晚的固定時間,接送隊裡的幾個知青上下班。費用由知青出,或者由工會出,你們自己商量吧。”

    “五個生產隊,得租五輛馬車呢,這每個月的開銷可是不小。”馮培芸咂舌。

    “先以女同志的人身安全為主吧,左家門公社那邊剛出了一個柳知青的事,咱們還是得引以為鑑。”宋恂寬慰道,“大家乘車往返以後,至少可以節省一個小時的時間,你讓女工們多織幾雙襪子,就賺出通勤車的費用了。”

    襪子的價格那麼貴。

    馮培芸咬咬牙,拍板道:“就這麼幹!我今天就安排下去,讓女知青們先去跟生產隊的幹部們談,談不攏的再由廠領導出面,要是我們都談不攏,就得由工業辦……”

    宋恂打斷道:“馮廠長,咱們生產隊幹部也是很有覺悟的,不只咱們擔心女知青的人身安全,他們肯定也不放心。只要知青們主動提了,交通費也價格合理,大隊幹部不會不同意的。”

    三幹會剛開完,大隊幹部都拎得清。

    說完女知青的事,宋恂又關心了一下他們的生產進度。

    “你上次帶來的那幾雙襪子,質量確實不錯,但是在花色上應該還是有進步空間的。你們不是請了縣製衣廠的師傅來教學嘛,他們就沒教你們製作幾個好看的花色?”

    馮培芸笑道:“教了,但他們廠已經好幾年沒生產過襪子了,用的還是幾年前的那些花色,如今早就不時興了。我們廠裡有兩個知青,一個有繪畫功底,一個有編織功底,正在研究新花色呢。”

    “只靠自己琢磨還是太慢了。”宋恂的手指在桌面上扣了扣,提議道,“下個禮拜天,市紡織工業局會在工人文化宮舉辦‘全市紡織工業技術革新展覽會’,聽說不但有最新的技術革新項目,還會展出各廠的最新產品樣式。咱們這個織襪廠多少還是與紡織業沾些邊兒的,到時候你組織幾個技術能手去市裡參觀一下,興許能受到些啟發。”

    馮培芸來了些興趣,趕緊問:“想要去參觀這個展覽會有沒有門檻兒啊?需要門票嗎?”

    宋恂哪知道要不要門票,這還是他之前去縣製衣廠籤合同的時候,聽人隨口提的。

    “你不是已經跟縣製衣廠的人搭上線了嘛,自己問去!”

    送走馮大廠長,宋恂在辦公室裡靜坐了幾分鐘。

    眼瞅著快到午飯的時間了,他拎著飯盒起身,溜達去了苗書記的辦公室。

    苗利民也正要拎著飯盒出門呢,見他過來,便笑問:“找我有事啊?”

    “嗯,想跟您一起吃頓午飯,有個事還想聽聽您的意見。”

    “走吧,今天讓你吃個小灶。”苗利民揮手說,“我早上特意拎了一條大黃魚過來,讓孫師傅幫忙紅燒了,現在吃正好。”

    兩人打了飯,在食堂的角落找了張空桌坐下。

    “說吧,什麼事?”苗利民還挺好奇的。

    宋恂幹工作很能獨當一面,工業辦的事基本不用他操心。

    他都想給對方提個副主任了。

    “最近與幾個工廠的廠長接觸得比較多,我發現大家幹工作的熱情都挺高的,但普遍存在短板。”宋恂嚐了一口紅燒黃魚,味道還不錯。

    “什麼短板?”

    “大家的信息都太滯後了。只一心悶頭忙廠裡的生產任務,兩耳不聞窗外事。”宋恂搖頭道,“大家對好多政策的解讀和理解不到位,有用的情報信息也抓不到。除了忙他們廠裡的事,偶爾跟公社裡的其他工廠聯繫,幾乎與縣裡或市裡的同類企業沒有任何交集。”

    苗利民嘆口氣說:“咱們是社辦集體企業,大家的眼光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既要抓生產,又要蒐集信息,哪能顧得過來。我現在不需要他們有什麼靈通的消息渠道,只要能把生產搞上去就行了。”

    “但是情報有時候就意味著機遇,比如市糧食局要生產營養糕點的消息,對於榮盛糕點廠來說,就是一次轉型的機遇。今天織襪廠的馮培芸也來找過我了,他們廠的工人整天跟縣製衣廠的師傅在一起,兩廠之間聯繫得十分頻繁,卻連市裡要開辦展覽會的消息都沒聽說。這就是完全沒有收集情報信息的意識。”

    城市裡的大工廠一般都是要成立情報科的,不過,他們公社的社辦小廠顯然是照顧不到這方面的。

    “那你是什麼意思?”苗利民挑著魚刺問。

    “既然廠長們沒有時間顧及情報信息的蒐集,那工業辦作為為工業企業服務的單位,就應該主動抓起這方面的工作。咱們工業辦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情報組,與外面的相關單位建立聯繫,收集有用的科技情報和業務情報為企業服務。”

    苗利民點點頭,對這個想法持肯定態度。

    “要是能給企業提供信息,那當然是好事,但這個情報工作也不是誰都能做的。”苗利民想了想說,“這樣吧,我下午跟班子成員開個會。先暫時提名你兼任這個情報組的組長,等大家看到情報工作的效果以後,再做後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