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579. 兩件事 曹次輔下崗,齊王出宮……





謝玄英道:“只能武職。”




“我想也是。”程丹若並不意外。勳貴之家多寄祿官,百戶千戶僉事指揮使,掛名錦衣衛的多不勝數,早已成為慣例,空有職稱而無實職。




文職就要敏感很多,一有不慎,容易被人說成賣官鬻爵。




夫妻倆三言兩語聊完正事,叫丫鬟端水泡腳,順便叨一叨家常。




謝玄英問:“你想好了,要接齊王入府?”




這就是今年的第二件大事了。




程丹若以齊王漸長為由,讓他搬出承華宮,挪到宮外居住。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她母愛氾濫,很想養個孩子玩玩,主要還是因為祝灥。




祝沝一年年長大,慢慢懂事認人,不能把他一直關在宮裡。




珠兒等人想著,他以後要在祝灥母子手下混飯吃,便教他去清寧宮請安,和皇兄問好。




簡而言之,拍拍馬屁,培養感情,爭取今後到了封地,日子能好過一點兒。




田太后過了八年好日子,過去的痛苦被掩藏在心底,優渥富貴的生活讓她也寬心許多,並不為難祝沝,他來請安便噓寒問暖,賜食賞衣。




很難說這種行為,有無“六十年河東、六十年河西”的意思,但論跡不論心,太后和藹,宮人就不會給祝沝臉色。




祝灥卻不是這樣。




他是兄長,又是皇帝,和祝沝很少見面,沒什麼兄弟情義,每次見到祝沝,都會取笑:“二弟,你長成這樣,以後可怎麼說媳婦?”




他虛歲十一,多少聽別人提起過成親之類的話,雖然不理解,可小孩子效仿的能力很強,張口就來。




祝沝就更不理解了,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兄長嘲笑他醜。




他很不開心。




但珠兒說,祝灥既是皇帝又是兄長,不能與他爭執,他只能忍耐。




程丹若去看他的時候,祝沝就躲在屋裡不肯出來。




除此之外,祝沝小朋友到現在還不認字。




他本來應該啟蒙了,但祝灥的老師不能給他講課,祝灥又經常逃課,如果祝沝乖乖上課,反而容易惹人誤會。




程丹若為了他的安全,也沒提過這事。




朝臣們也覺得,藩王不需要受到太多教育,越平庸越安全,故默認了這事。




可這不是長久之計。




珠兒說,祝沝現在越來越不喜歡出門,每天就悶在屋裡玩泥人,不願意和她們說話。




程丹若思前想後,決定讓他離宮。




“我已經和太后說過此事。”她道,“原本齊王這個年紀,就該挪出後宮,遲遲不挪,不過是先帝親口說過,讓他住在承華宮,太后不便開口。我說讓他早些離開,習慣在宮外的生活,對他和大郎都好,她就答應了。”




田太后的心思十分簡單,說服她就好比三個手指捏田螺,手到擒來。




何況,挪宮本就是對祝灥更有利,能進一步確認他為帝王的地位。




對祝沝也好,至少離宮之後,他能認字了,也不會有人嘲笑他。




謝玄英道:“你願意就好。”




“你樂意嗎?”程丹若反問。




他理所應當地點頭:“當然。”




二人說這番話的時候,都不曾意識到,祝沝的到來為他們帶去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