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562. 再爭取 哭完了,繼續幹活

祝灥求助地看向母親。




他前兩天學是學了,王典籍還誇他聰慧。可對上姨母的眼神,他就莫名緊張,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大郎,快說啊,該怎麼做。”恭妃焦急地催促。




祝灥扁扁嘴,哭了。




程丹若:“……”




她看向王詠絮。




王詠絮臉頰漲紅,見鬼,殿下前兩天背得好好的,明明都答得上來,怎麼這時候怯場了?




恭妃趕緊哄:“娘不該這麼大聲說你,不哭不哭,快說,你不是會嗎?”




祝灥真的想不起來了。




“殿下不記得了嗎?”程丹若道,“沒關係,讓王典籍再教你一遍。”




王詠絮忙道:“殿下,你當天第一件事是穿上孝服,到先帝靈座前祭告,到時候薛尚書會替你說祭告詞,你只要跪拜就行了。”




程丹若道:“你對著先帝的寶座,做一遍。”




祝灥擦掉淚,吸吸鼻子,笨拙地跪下叩拜。




“很好。”程丹若問,“然後呢?”




祝灥張張嘴,看向王詠絮。




“然後殿下要換上冕服,去奉天門。百官會從午門進來,請陛下登御座。”王詠絮說,“到時候百官會多次跪拜叩首,殿下什麼都不用說,安靜坐著就好。”




她怕祝灥搞不清有多長時間,立即建議,“臣現在就演示一遍。”




升御座的流程果然很長,且無比繁瑣。




好幾次,王詠絮才剛跪拜完起來,祝灥就迫不及待地說“免”,完全坐不住的架勢。




次數多了,恭妃也發現了端倪。




她兒子坐不住。




也是,兩歲多的小孩子規規矩矩地坐板正了,一動不動近一個鐘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祝灥還是個特別活潑好動的小朋友。




他到現在還不理解什麼是登極儀,如果出了岔子又有多嚴重,只憑本能做事。




王詠絮十分絕望。




恭妃束手無策,看向程丹若。




“請薛尚書來一趟。”程丹若不動聲色,“讓他給殿下講一遍,興許好些。”




薛尚書飛速趕到,勤勤懇懇和和氣氣地給祝灥又上了課。




怕太子累著,專門在午休後再檢查。




但祝灥可不會體諒他,他只知道今天本來可以玩的,但沒得玩了,還要一動不動繼續坐著。




上午的練習已經是恭妃好言哄勸的結果,下午程丹若沒露面,和恭妃、王詠絮在隔間觀察,他哪裡還肯聽話?




不到一刻鐘,就開始砸東西哭鬧,要奶孃陪他玩遊戲。




薛尚書汗如雨下,知道事情麻煩了。




他恭敬地求見皇貴妃,強硬地要求她:“務必請殿下耐心久坐。”




恭妃又急又為難,下意識地看向程丹若。




“殿下年幼,也不曾見過太多人,屆時百官三呼萬歲也好,鼓樂也罷,於幼兒而言,都很難克服。”程丹若道,“皇貴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客氣地下逐客令:“請您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儘量拿出個章程來。”




薛尚書聽見她的聲音,知道欺負不了恭妃,只好愁眉苦臉地應下。




回到內閣,和眾臣們一說,大家面面相覷。




靖海侯最先明白過來,沉吟道:“東宮繼位,名正言順,萬不可過於潦草,惹出流言蜚語得不償失。”




這話直切要害。




祝灥是皇帝立的皇太子,正統所在,儀式肯定是越盛大越好,太過簡單搞得像篡位一樣可不行。再者,太子露面的時間越長,越能給穩定人心,這不止是給百官群臣看的,更是給番邦蒙古看的。




他露面的時間短了,必定有人揣測太子體弱,國朝不穩。




誰都不想背這鍋。




薛尚書問:“謝侯以為,該如何是好?”




靖海侯:“從長計議吧。”




楊首輔瞥他,心道,當我不知道你在打什麼算盤?無非是想讓程氏陪同出席登極儀。




登基大典,需要尚寶卿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