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我覺得是好事( 2/4)

    “今年這屆威尼斯跟以往不太一樣,我們公司是哪部作品入圍,分別是《燃燒》、《愛樂之城》還有《一個叫歐維的男人》…不來看一下,我不讓放心!”

    “…《愛樂之城》、《一個叫歐維的男人》也是您出品的?”

    “對,《愛樂之城》是一部爵士樂的歌舞片,沒人投資,但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跟我們公司關係很好,他的第一部作品《爆裂鼓手》就是我們負責製作的,乾脆就就我們來投資了,至於《歐維》,本來我是打算自己執導的,買的是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的小說,湯姆漢克斯很喜歡,本來都談妥了,但我對西方社會、政策還是有點搞不明白,這麼好的劇本不能砸在我手裡,跟湯姆漢克斯商量了一下,他推薦了保羅·格林格拉斯導演…”

    “之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阿爾貝託·巴貝拉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電影越來越多,但是適合我們這樣電影節的電影卻越來越少,你覺得這種觀點正確嘛?”

    “我同意…歐洲三大都是純藝術性的,只有在商業化的市場中找不到位置的人,才會去尋找藝術性的題材,得個獎,引起別人的注意,所謂為了電影節而去拍電影…”

    “但我覺得這是好事!”

    “首先,中國電影不是一直標榜好萊塢看齊嗎,歐洲和美國電影風格是兩個極端,中國電影不適合歐洲電影節,這不是很正常嗎。”

    “其次,我覺得中國電影不適合海外電影節不是壞事,有大眾電影市場,一定能培育出藝術電影,只有藝術電影,撐死也走不下去!”

    “最後,他一年才看幾部中國電影,直接就標榜中國電影不適合電影節?他算老幾?看看威尼斯培育出的導演還剩幾個在繼續追著威尼斯,多半跑去戛納了!”

    “那為什麼《燃燒》不在戛納公映?”

    “後期花了點時間,如果要在戛納放映,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就選了威尼斯!”

    “馮褲子的《我不是潘金蓮》拿了聖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獎項,這個電影節,你知道嘛?”

    沈長林想了想,然後道:“我知道,徐才人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拿過最佳導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