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冷光 作品

第142章 141妖魔屠宰場,東莽/死寂之鎮(白萌加更)

    苗志覺得張光沐是個好人。

    一個有可能成為大人物的“好人”。

    如果路上相處時間長一點的話,張光沐說不準就會傳授他一點讀書人的“訣竅”呢!

    “可以。”

    張光沐微微頷首,似乎是完全沒有看穿苗志的心思。

    實際上……

    張光沐在思考一個問題。

    他忽然意識到,這個【東莽鎮】……或許在劇本里面,已經被鄭重其事地提到過了。

    ——按照原定的劇本來看,當作為劇情主角趕考書生【流風縣張光沐】的自己來到這個小鎮的時候,這個小鎮上的人應該已經因為妖魔作祟而全部死絕了才對!

    也就是說,【東莽鎮】就是【死寂小鎮】的前身。

    張光沐算了算時間,正好就是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

    嘖……

    這一通操作,可以稱之為“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路趕的倒是挺快,卻正好跳進妖魔的屠宰場裡面。

    不過,普通人遇到這種局面,可能怕得要死,立刻就要逃命,張光沐卻不需要。

    他知道自己死在《天下知》的世界裡面也不會影響到現實世界。

    即便是沒有鎮邪佩傍身,他只是憑藉自身對妖魔的瞭解,也敢衝進去和那些屠戮小鎮的妖魔角力。

    張光沐收攝思緒,笑著指了指苗志身後的行囊:“把那本《妖物說》取出來,我正好可以教你一些文字。”

    “《妖物說》就是那本黑色封皮的,很好認。”

    “雖說這書遣詞造句佶屈聱牙,又濫用典故,堆砌辭藻,但多少還是有點東西的。”

    “我會盡量用大白話,編成不那麼無趣的小故事,講給你們聽。”

    本來張光沐還以為在昨天趕夜路的時候,就會遇到妖魔襲擊的。

    結果這一路過來,平平安安,無事發生。

    看樣子,徐淺秋導演還是講武德的人,並沒有隨隨便便臨時加戲考驗潛意識演員的習慣。

    看著苗志臉上浮現出狂喜之色,張光沐又偏過頭,對護衛隊裡面的其他成員說道:“如果還有人對讀書感興趣,等會也可以過來旁聽。”

    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來了精神,明確表示了感激。

    另有三分之一的人雖然對讀書識字沒有半點興趣,但他們佩服張光沐在走夜路時表現出的膽氣,又聽說讀書明理就能養“浩然之氣”,可以趨吉避凶,妖魔不侵。

    只是簡單地將浩然之氣理解成膽氣的護衛們,覺得張光沐應該是讀書讀的相當不錯。

    由於張光沐個人形象帶來的落差,他們下意識地對這個“出手闊綽的書生”產生了好奇心,也想要旁聽一下,看看他能教些什麼。

    剩下那一小撮對讀書識字和對張光沐都不在意的護衛,主要以湯華為首。

    他們看在張光沐是掏錢金主的份兒上,就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同樣假模假樣地表示想聽張光沐講課。

    比起這些當事人,漂浮在空中的小白團子們,反應要更加強烈一些。

    “我去!沐子哥這連續熬了兩個大夜,還擱這兒給人上課,真就一點不困麼?”

    “我要是像他這樣,估計黑眼圈都出來了……”

    “真不怕猝死啊?”

    “好歹是劇情主角,要是沒死在其他角色手裡,而是熬夜把自己熬死,那可也太秀了!”

    “導演:別說了,已經開始慌了……”

    一行二十三人在鎮口處呆了半刻鐘,就引起了東莽鎮當地人的注意。

    不等眾人去找落腳的地方,客棧自己就找上門來。

    準確的說法是……

    佑安客棧的少東家,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一名長相富態的青年男子徑直來到了張光沐身邊。

    在神鬼怪誕的世界,遇到這種情況,張光沐都會自動理解為——對方有陰謀,肯定有陷阱。

    然而……

    “各位客官來我佑安,實在是蓬蓽生輝!”

    看著客棧少東家那副熱情的模樣,張光沐實在是沒發現什麼破綻。

    這人給張光沐的印象……

    可能是個顏值控,看到自己這張臉以後,明顯變得熱情起來。

    他甚至還過分善解人意地表示,一群人可以在他的客棧免費住一晚上。

    只能姑且理解為這是基於主動拉客做宣傳的營銷了。

    畢竟他們這烏泱泱的一行人,顯然都是外來者,乍一眼看過去,的確還蠻有氣勢的。

    至於隊伍裡的其他護衛,倒是根本沒想這麼多,秉承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想法,都是一股腦地湧進了客棧之中。

    張光沐上了客棧的二層樓,住進天字一號房。

    可惜,這掛著天字一號房牌子的二樓雅舍,隔音效果也不怎麼樣。

    在房間裡面,張光沐都能隱約聽到一些掌櫃、小二和那青年少東家的對話。

    “嗨!咱這不是在幹賠本買賣麼!”

    “傻不傻啊你,那可是大人物,巴結好了,咱們佑安客棧說不得就能得到天大好處!”

    “帶頭那小子,穿著一身麻衣,袖口還打著補丁,一副窮酸書生的打扮,不像是什麼公子哥啊?而且聽說他姓張,咱這方圓幾十裡,好像也沒有姓張的大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