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 作品

第309章 要求退款

    除此之外,國際各方都對這個事情表現了關注。如果的確如亞特蘭方面所說,那麼他們要求帕魯方面退回部分資金,似乎也說得過去,畢竟剛買回來不久,那個島嶼就會受到地質災害的破壞,很難說帕魯方面是不是早有什麼消息。

    但關鍵就在於,亞特蘭共和國的接管政府,所請來的那些專家,對於地質災害的預測,也都不能給出肯定的說法。

    這也正常,即使是在人類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對於地震和火山爆發這樣的災害預測,仍然有極大的難度,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類似災害中,無論是地震,還是涉及海域的火山爆發,真正能夠做到準確預測的,寥寥無幾。

    不得不說,對於地震的研究,作為地殼活動頻繁、地震頻發地區的日本,那裡的相關專家對此的研究在全世界也都是比較領先的程度。

    目前預測地震的幾種方法,大部分都是首先由日本方面的科學家提出來的。

    這些方法包括:

    第一種,rtm方法。這是由日本東海大學,地震預報研究中心的長尾年恭教授開發的一種地震活動評價算法。這個方法中,r 是區域,t 是時間,m 是地震的震級,通過一定的公式來計算出地震可能發生的情況。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地殼板塊之間的運動有固定規律,隨機的小地震在釋放板塊移動產生的破壞性能量。而大地震發生前夕往往會有一定時間地震活動變少變得“異常安靜”,說明正在積聚能量被稱之為孕震期——簡單來說就是看似對手不做聲其實對方在“憋大招”。

    rtm算法就是通過公式計算某一地區地震活動是否減少來判斷該地是否進入孕震期,一旦“異常安靜”時期結束可能就意味著大地震就要發生了。

    第二種是震前電離層tec異常,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時,震源上空80公里處出現了電離層異常。北海道大學的地球物理學教授利用gps衛星傳輸的電波,探明瞭了電離層的電子密度變化。他發現,地震發生40分鐘前,震源上空電離層的電子密度比周圍區域增加了一成左右。

    雖然這其中是何原理還未可知,但有望憑藉此方法來預測大地震,只不過這種方法目前還在完善之中。

    第三種,是大氣氡濃度異常,原理就是,地震前,地殼內部受到壓力,造成地殼部分破壞,但此時,被困在地殼內的“氡”被釋放到大氣和地下水中

    氡是由岩石中所含鐳的放射性衰變產生的,存在於地殼中。產生的氡一部分溶解在地下水中流出,一部分積聚在地殼的空隙中,釋放到空氣中,擴散到大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