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滄月 作品

第65章 祝融之墟

    並且從地質上來看,遺址乃是被洪水裹著泥沙轟然覆蓋。

    不過令人慶幸的是,也正是因為被瞬間覆蓋,所以建築群反而保存完好!

    整個城市被整體壓在了泥沙下,只要精心挖掘,可以還原整個城市的面貌。

    不過隨著挖掘進度,眾人又困惑了。

    因為現場挖掘出成片成片的鑄銅、製陶的作坊遺址群,已發現的就有二十萬平方米!。

    規模之大,世所罕見!

    一度讓考古學家們懷疑,這是不是古城遺址?如果是城市,為何全是冶煉、生產的建築?

    “這極有可能是個專門從事鍛造、生產的城市,它一定不是某個文化的都城。”

    “這難道是夏代的工業中心?”

    “也有可能是軍事中心,暫時還不能斷代,從文化上來看,既不屬於二里頭,也不屬於龍山文化,這可能是中原的一個附庸文化……”

    “附庸?你這就更沒有依據了,這裡是新鄭,位於中原腹地,從玉器來看,它和龍山文化很像,一定是虞夏之間的一個過渡文化。”

    “虞夏之間哪有過渡文化?從如此強大的青銅器生產力來看,這應該是與夏代同期的文化。”

    考古學家們爭論不休,直到有人從遺址中,挖掘出一尊青銅神樹……

    “啊?不會吧?它竟然與三星堆文化屬於同一類型?”

    “這是個重大發現!三星堆不是獨立、孤立的文化了,它是有開枝散葉的!”

    “中原與蜀地相隔甚遠,卻有著極其親密的交流。這座城市的人,極有可能同時身兼於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文化,所以才會這樣。”

    “這麼說……難道是顓頊?”

    在場的都是大佬,很快想到顓頊,因為文獻記載,顓頊祖上是被封到蜀地的,傳了幾代之後,顓頊又成了中原之主。

    所以中原與蜀地在先商時期,交流最密切的時代,大概率是顓頊的時代。

    “這是顓頊的都城帝丘?如果是真的,那麼青銅技術的出現,至少向前推進了五百年。”

    “說了不可能是都城,雖然還沒發掘完,但如此大規模的作坊遺址群,必然會有相應的供工人居住的區劃,如此一來,就至少佔了三十到四十萬平方米的面積,這顯然就不是個政治中心。該文化的國都,只能說還沒被發現,我們僅發現了這座冶煉之城。”

    “該文化除了未被發現的國都以外,竟然還有規模龐大的,集中性的,專門冶煉生產的城邑……顓頊時代,竟然比堯都的技術還先進?堯舜時期屬於技術倒退了?”

    考古學家們驚駭莫名,陶寺遺址他們猜測是堯都,也有青銅器,但從生產力來看,比這座城差遠了。

    倘若真是顓頊的時代,那意味著顓頊死後文化出現了中斷,技術出現了倒退。

    唐虞之時,失去了顓頊時期先進的青銅技術。

    “等一下,我知道這可能是什麼了……祝融之墟啊!對吧!古史記載,祝融之墟就在新鄭。”

    “對對對,祝融之墟,既然叫墟,說明早已廢棄,從現場來看,是洪水導致的,整個城市覆蓋於泥沙之下,所以從祝融國改叫祝融之墟。”

    “共工掌水利工程,祝融掌‘火利’工程,也就是冶煉製造!”

    “不僅如此,祝融還是軍事長官,所以祝融國,就是上古時期的國防部!”

    “此地專門負責生產大量的軍械,同時也是中原的工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