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474章 第 474 章

 所以他準備以後新社只招收需要他們指點的年輕人,老成員取得一定成就後就該退社了,只偶爾作為新社前輩去幫助後輩!

 這些老成員退社以後當官的好好當官,教學的好好教學,專心幹好自己的事業就是為建設美好大明添磚加瓦了。

 這樣一來也不影響他們自己去結社或者開宗立派。

 以前是他太狹隘了啊!

 光靠一個新社能有什麼大用處,等新社成員退社後各自發展出像江門學派這樣的專業學術團體,他再直接去薅人豈不美哉!

 比如他哥就很適合踢出去開宗立派。

 可不能讓新社把這些能單獨開人才培養機構的傢伙給埋沒了!

 沒錯,他就是饞湛若水的江門學派了。

 一枝獨秀不是春!

 想要多多的學派!

 反正最終都會報效朝廷,何必侷限於新社!

 朱厚照:?????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這年頭的讀書人甭管拜誰當老師,最終目的都是考取功名。

 真正存了出世之心的人終歸是少數。

 見朱厚照也同意了自己這個想法,王守文便風風火火地回家去擬個章程,趁著休沐日把元老們聚攏起來商討新社未來的發展路線。

 聚會地點自是又去了丘濬家。

 對於這一新想法,大夥都覺得挺妥當。

 結社本來就是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共同進步,如果已經有了一定成就自是不用再佔著社裡的位置。像他們這些已經相識這麼多年的至交好友哪怕不再是新社成員,有什麼事也不會撇下彼此!

 倘若在新社待了好些年也沒能生出什麼深厚情誼來,繼續留在新社裡又有何意義?

 就這麼辦!

 等眾人都散去了,王守文才溜達去尋丘濬說話。

 丘濬年紀已經不小了,早就不摻和他們的新社聚會,聽到有腳步聲傳來,他抬頭往聲源處望去,瞧著就像是雙眼還能正常視物一樣。

 可他們都心知肚明,丘濬只剩一隻眼睛還能看見光亮了,大多時候連走過來的人是誰都只能靠猜。

 人為什麼要變老呢?

 王守文在心裡這麼想著,面上卻沒有顯出來,反而眉飛色舞地給丘濬複述剛才的會議結果。

 言語間自然免不了繼續饞一下湛若水接手的江門學派。

 湛若水以奔三的年紀前去拜師,為了潛心向學連科舉憑文都給燒了,立志要把陳白沙的學問給學通學透!

 有這樣的求學決心在,他很快學成了師門第一,老師陳白沙臨終前更是把整個師門託付給他!

 從此以後,江門學派——乃至於整個嶺南學派都交付到他手中了!

 這個經歷聽起來多麼勵志!

 丘濬聽著他把嶺南學派都劃拉給湛若水,不由冷哼一聲:“既然這傢伙能做出燒憑文的舉動,就不該再讓他上京赴考。”

 他們廣東哪裡只有一個陳白沙!

 陳白沙都埋進地裡去了,他丘仲深能活到一百歲!

 傍晚丘濬孫兒回到家,就看到自家祖父正精神抖擻地讓底下的人念新書給他聽,比他這個需要準備參加科舉的年輕人還要鬥志昂揚。

 不消說,肯定是小王學士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