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38章 第 138 章

    年輕的帝后面上有些尷尬。<\/p>\n

    這又沒人和他們說,他們哪裡知道?何況就算有人說了,他們說不準也不會當回事,畢竟出事是偶然的,冷風灌進屋的滋味卻是自己當場就能切身感受到的。<\/p>\n

    天底下這麼想得人少嗎?<\/p>\n

    肯定是不會少的。尤其是一些家中不富裕的人,對他們來說冬天燒火取暖是非常奢侈的事,一旦忍痛燒了,自然是連一絲絲熱氣都捨不得往外放。<\/p>\n

    便是那大富大貴的人家,大多也不覺得這“熱氣”能殺人。<\/p>\n

    這才會釀成那麼多慘禍。<\/p>\n

    其實便是有人提醒了,很多人也不覺得這事兒會落到自己頭上。<\/p>\n

    太后見朱祐樘兩人這般表現,也想起了自己的孫兒,不由讓他們叮囑底下的人注意著點。<\/p>\n

    不僅要注意皇孫那邊,還得注意皇孫的乳孃,好炭好被褥別省著,要保證暖和且不會中那煤炭毒。不然她們出的奶不好,對皇孫也不好!<\/p>\n

    張皇后趕忙記下太后這些叮囑。<\/p>\n

    等關於如何養育皇孫的事都聊完了,朱祐樘才和太后她們講起這事兒又是那王家小神童牽的頭。<\/p>\n

    這小孩兒不僅聰明伶俐,還擅於觀察和發現,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他都一下子抓住其中關竅。<\/p>\n

    別看他今年才四歲,所做的事一樁樁一件件的,可比不少大人都要厲害多了。<\/p>\n

    小時候便這麼能幹了,以後絕對是個能為朝廷、為百姓辦實事的能臣!<\/p>\n

    太后誇道:“確實是個好孩子。”<\/p>\n

    這麼大一點的孩子,不跑出去玩泥巴玩得自己滿身髒兮兮已經很不錯了。誰家孩子能像他這樣小小年紀就聞達於朝堂?<\/p>\n

    更難得的是,這孩子隱隱有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p>\n

    不管是上次的《討“金蓮癖”檄》還是這次通過丘濬請宣諭,都不是為揚名為私利,而是確確實實看到了存在的問題才奮筆疾書,想通過自己手中小小的筆桿子儘可能幫到那些可能遭受苦難的人。<\/p>\n

    連丘濬這樣躋身閣老之列的人都對這孩子另眼相待,難道僅僅是因為他長得討喜可愛?<\/p>\n

    朱祐樘聽太后也這麼認為,心中更覺這小神童乃是老天給他的“祥瑞”。<\/p>\n

    母子幾人閒聊了一會,朱祐樘又命人把順便捎帶過來的胎毛筆拿給太后與太皇太后。<\/p>\n

    她們一個是皇祖母,一個是皇□□母,理當也存一支。<\/p>\n

    太后笑道:“我聽說這胎毛筆也是王家那小神童帶起來的,要不然京師可沒有這樣的風俗。”<\/p>\n

    京師過去大多是外族的都城,許多習俗都是太宗遷都後才慢慢興起的。<\/p>\n

    像胎毛筆興許在一些地方曾風行一時,京師卻是今年才掀起了這麼一股子做筆風潮。<\/p>\n

    “確實是他看書看來的,翰林院那些學士們最先做了起來。”<\/p>\n

    都是為人父母的,哪怕明知什麼“狀元筆”皆是野史傳說,也想借此博個好彩頭!<\/p>\n

    思及文哥兒給宮裡宮外都帶來了這麼多樂事,朱祐樘笑道:“這次我們的小神童又提出一樁有益於百姓的好事,怎麼都得賞賜一二才是。”<\/p>\n

    於是朱祐樘命人挑揀批上好的文房用品,派人送去王華家作為嘉許。<\/p>\n

    王家小神童勤勉而好學,肯定不喜金銀俗物,更愛讀書習字!<\/p>\n

    另一邊,文哥兒正在家裡玩耍呢,就聽人說宮裡來人了。<\/p>\n

    文哥兒跑出去一看,覺得來的太監有點眼熟,好奇地問道:“我們是不是見過?”<\/p>\n

    那太監笑著回答道:“小的谷大用,是見過的。小官人忘了嗎?你頭一次入宮,還是小的送小官人出宮門的哩。”<\/p>\n

    文哥兒每日忙這忙那的,見的人越來越多,現在碰上很多人也只覺得眼熟,別的就再沒有什麼印象了。<\/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