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74章 第74章【就一般般】

    想來肯定是小孩子瞎折騰,做出來的吃食狗都不吃,幾位學士卻是不忍叫年幼的學生失望、強忍著那股子怪味下筷子!

    感天動地師生情!

    不愧是幾位最有途的翰林學士,為了導學生竟作出這樣的犧牲!

    但凡那天曾路過王家的人都感慨不已。

    李東陽對此一所,他甚至還寫了首諧趣小詩,讚美酸筍這種聞著臭吃著香的南方食物。

    這時候的李東陽還年輕,沒生出文壇領袖的偶像包袱,寫詩從來不論雅俗,感覺來了便下筆。

    當初他歸茶陵省親時還曾就著故鄉山水寫過二十餘首《竹枝詞》,寫的皆是省親途中的所見所聞,十分清新活潑。

    如今他提筆寫出首《詠酸筍》來,本只是遊戲之作,寫完卻覺語句間隱有楊萬的諧趣,看似言語白俗,實則越讀越有滋味,倒是與酸筍此物兩相照應。

    李東陽反覆讀了幾次,越讀越是喜歡。

    比起字數過的文章,與朋友們分享這麼一首短詩倒是挺方便,信往來時隨手抄錄下來夾進信便成了。

    同樣的,詩詞也比文章容易在周圍的友人間傳開。

    沒過幾日,李東陽不僅把給遠方友人們的信寄了出去,還成功讓周圍人都讀到了他的新詩。

    曾經在他們聚眾吃酸筍米粉那天路過王家的同僚們:?????

    你己給學生面子吃了就吃了,居然還要寫詩騙別人吃?!

    過了,有點過了,溺愛學生要不得!

    當然,還是有不少沒親聞到那味的人讀完詩後非常好奇:你說的臭是什麼臭?你說的鮮是什麼鮮?

    有些門路廣的人家到市面上一打聽,竟叫他們買到了今春剛醃好的酸筍,按著李東陽的新詩煮了吃。

    ……京師開始出現此起彼伏的酸筍味,這家不信邪地煮過了,那家又不信邪地煮一下。

    於是在文哥兒出門去楊廷和家學棋的時候,就聞到了某戶人家飄出來的酸筍味。

    文哥兒可不這事和己還有那麼一點關係,轉頭和金生討論:“上次何叔還說京師沒少人會醃酸筍,這不是幾步就有嗎?”

    金生也不曉是怎麼回事,搔搔後腦勺說:“回去後讓何叔瞧瞧這是不是他老鄉。”

    文哥兒連連點頭,記下了那是誰家府邸。

    兩人來到楊廷和家,楊廷和還沒回來,文哥兒便和楊慎湊一起嘀嘀咕咕。

    楊慎告訴文哥兒,那天他們父子倆回來以後,他娘勒令他們立刻去洗澡,要不然不許他們進房!

    楊慎至今還很有些震驚,因為他當時根本不覺得己身上臭臭!

    文哥兒略一思索,當場給楊慎背起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楊慎沒讀過這句話,皺起小眉頭,不白是什麼意思。

    他實話實說:“不懂!”

    文哥兒解釋:“就是你和香香的待久了,就不覺得香了;你和臭臭的待久了,就不覺得臭了!因為你已經被它們同化了,己當然聞不出來!”

    楊慎一臉恍然,由衷誇讚:“師兄,懂!”

    “一般般,也沒有懂很,就一般般啦。”

    文哥兒那洋溢著驕傲的語可以說是半點謙虛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