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作品

第1242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四).

    趙俊臣頓了頓後,繼續講道:“首先,要明確一點,李世傑所講訴的那些觀點,皆是源於利益角度,而‘忠誠’這兩個字,則是源於信仰,但利益與信仰這兩者則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從利益角度去解析‘忠誠’二字,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自然就會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荒謬結論!

    就像是用法家理論去解析儒家觀點,最終結果自然是儒家觀念被證偽,反之若是用儒家理論去解析法家觀念,最終結果也會是法家觀念一無是處!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用佛家理論去解析道家,用道家理論去解析佛家,用遊牧民族的觀念去解析農耕民族,用農耕民族的觀點去解析遊牧民族,結論也都會顯得很荒謬,因為這種情況從一開始就不合理!

    你若是與偏遠農戶討論皇帝的生活,那些農戶說不定還會認為皇帝會用金鋤頭耕地呢!

    說根到底,這些理論就像是一顆蛋,它若是一顆雞蛋的話,再是如何孵化,也只會孵化出一隻雞崽,絕不會孵化出一隻鴨崽,更不會孵化出一隻老虎出來!因為這些理論已是自成邏輯,通過這些理論所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只會符合理論本身所宣揚的觀念!”

    聽到趙俊臣的解答,黃柯再次恍然,只覺得心中疑惑消散了許多。

    但與此同時,黃柯依然是心存不安。

    就像是趙俊臣所言一般,忠誠的合理性源於信仰,背叛的合理性源於利益,那麼……信仰是否能勝過利益?

    黃柯本質上是一個實際主義者,所以他當初才會背棄“太.子黨”,也正是因為這種實際主意思維,所以黃柯也就隱隱覺得,信仰想要戰勝利益恐怕是很不容易,所以忠誠的合理性,恐怕也很難強於背叛的合理性。

    趙俊臣也是一個實際主義者,看到黃柯的表情變化之後,也很快就猜到了黃柯的想法。

    谷睎

    於是,不待黃柯再次開口詢問,趙俊臣又說道:“其實,本閣本身也更傾向於李世傑對‘忠誠’二字的評價,認為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忠誠,都是因為背叛的利益不夠,又或是從一開始就沒有背叛的機會!”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後世的資本家,後世之人都說資本家根本沒有愛國心,說根到底也是因為資本家的選擇更多,去任何國家都可以享受奢華生活,沒必要把自己綁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船上——趙俊臣在心中暗暗補充了一句。

    然後,趙俊臣也沒有理會黃柯的驚訝表情,又說道:“其實,一旦是深入分析,這世上任何事情的深層原因都很殘酷!

    忠孝仁義這些美德,李世傑已經談了‘忠’,那你覺得‘孝’是什麼?說到底也就是養育與養老之間的利益交換罷了!‘仁’是什麼?‘義’又是什麼?人們提倡這些觀點,就是因為擔心自身利益受損罷了!提倡這些美德,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所以才會受到推崇!

    呵!若是沒有這些利益交換與代價考量,或許世人也根本不會提倡忠孝仁義這些美德!就譬如是茹毛飲血的遠古年代,養老送終沒有任何好處,就根本不會有人提倡孝道。

    但這些東西,直接講出來就過於殘酷了,所以才必須要用忠孝仁義這些美好詞彙進行裝點,讓世人更容易接受,也更利於宣揚,僅此而已!”

    眼見到黃柯三觀又要受到衝擊,趙俊臣卻又說道:“但這些事情,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捨棄這些看似流於表層的美好品德,更不意味著這些美德就是虛偽無用之物!

    黃大人,本閣再問你一句,你認為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正義是什麼?”

    黃柯一愣,他總是認為自己應該站在正義一方,因為周尚景、朱和堉等人的做法不符合他心目之中的正義,也不惜是連續背叛、徹底毀了名聲,但他也一直是心存迷茫,沒有尋到正義的答案,再加上此時的思想混亂,也就更加無法回答趙俊臣的詢問了。

    幸好,趙俊臣也沒有追問,而是直接給出了答案,道:“本閣認為,是人心所向,說直白一點,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一個人的本性與本能!

    食色性也,你不能讓所有人都不吃飯,也不能讓所有人都當太監,這就是人之本性!一旦是違背了人之本性,那麼不論這個理論再是如何天花亂墜、邏輯嚴謹,也一定是錯的!

    所以,不論是李世傑對於‘忠’的評價,還是本閣剛才對於‘孝’、‘仁’、‘義’的評價,再怎樣講也全是錯的!

    因為人們出於本性,完全無法接受這些殘酷與冰冷的觀念,也需要忠孝仁義這些美德保護自己,人們願意接受這些美德、提倡這些美德、遵循這些美德,所以這些美德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正義,無論如何也不會錯,伱若說它們虛偽無用,就相當於違背了人性……

    呵,一旦是違背了人性,也就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了,既然連人都不是了,又有何資格評價忠孝仁義這些獨屬於人的東西?”

    聽到這裡,黃柯面現頓悟之狀,因為李世傑那些言論所造成了思維混亂,終於是一掃而空。

    “聽閣臣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官豈止是受益匪淺?簡直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還請趙閣臣受下官一拜!

    說完,黃柯就要向趙俊臣行大禮,卻被趙俊臣及時起身阻止了。

    然後,趙俊臣拍了拍黃柯的臂膀之後,就負手漫步道:“其實,本閣向黃大人講了這般多道理,但歸根結底之後,依然有一個問題沒有解答,那就是……這世上的道理與觀念實在是太多了,這些道理與觀點皆有可取之處,也都是邏輯嚴謹,卻又彼此矛盾、相互衝突……這般情況下,我們究竟應該選擇遵循哪個道理與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