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農業人的心酸淚

    畢竟,農業是第一產業。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文化素質較低,而基層農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卻很少,這就是人才需求的潛力所在。

    但農業投資高、產出少導致涉農學行業目前不景氣,使農學畢業生待遇普遍較其他專業低。

    導致很多學農業的不願意就業,加上大部分的工作環境,很多人都受不了。

    去鄉下,和一群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打交道,在外面跑。。。。。。要是能坐辦公室,除了理想主義者,沒人想要幹這一行。

    傳統的農業行業,入門門檻低、工作環境差的問題比比皆是。

    並且你做3年的工資,可能比不上你同學轉行做一年互聯網的工資,這是現實!沒辦法比。

    加之,粱致勝說的,為了活著,為養活一家人,以目前中國農業普遍的待遇來看,除了少部分,大部分連養家餬口都做不到。

    像程學義這麼想的人不少。

    什麼不回報家鄉,發展家鄉,但是現實就是,回家鄉,連自己都養不活。

    吳青峰雖然佩服為自己家鄉而奮鬥的人,但是同樣理解因為家鄉活不下去,而逃離家鄉的人。

    都沒有對錯!

    都只是為了活下去。

    “我讀碩士研究生時,和我同屆的同學,認識的農業同學,有70%的人轉行了,他們去做淘寶、銀行、超市、老師、行政、平面設計、甚至賣眼鏡,或者考事業編制以及公務員,剩下15%考研,只有15%從事農業的種植業,以及相關的種子、肥料、農藥的銷售。”

    “但是,等到我博士畢業後,考研的那批人,要麼去當老師,要麼考公務員去了。

    還有那批15%從事農業類工作的人,基本上也都轉行了。

    目前還堅持在這個行業裡面的,我只知道有四個人,一個賣農藥,一個賣化肥,一個幹農業類諮詢服務,還有一個就是我。”粱致勝說著說著,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笑了起來。

    “說實話,如果不是頂著農業博士,辛苦讀書二十餘年,我都想去工地搬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