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399章 是丈育不是傻

    他起身,將自己關於漕運糧食的問題說了出來,張蒼跟其他大臣不同,他不喜歡用典故,雖然他也懂,在國家問題上,他很少去扯一些先賢之言,也不說什麼仁義道德。

    同樣的糧食問題,若是周昌他們來說,肯定就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或者“治人事天,莫若嗇”之類的,然後說起一大堆的道理,最後再說糧食耗費大之類的,可張蒼就不同了。

    這位是西漢實幹家,在他這裡就沒有這些東西,他就是純粹的拿出了一長串的數字,計算結果,張蒼計算出了每年運輸的糧食,耗費的糧食,接下來的趨勢,未來出現缺糧的幾率等等,按著張蒼的計算,如此耗費下去,三十七年之後,大漢一定會出現非常非常嚴重的糧食問題,這個概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人家用先聖說話,張蒼則是用數學來說話。

    作為修改增補九章算術的數學家,張蒼將自己全部的數學知識都運用在了治理國家上,從耕地,稅賦,戶籍等等的諸多問題,他都嘗試著用數學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治理,如今大漢官吏們用來治理地方的“手冊”,那都是劉長在被張蒼的這個想法所啟發後所弄出來的作品。上頭詳細的解說了如何計算耕地,計算糧食出產,計算稅賦等等問題。張蒼是大漢,不,甚至可能是全華夏的應用數學之父。

    群臣認真的聽著張蒼的解釋,數學其實長期都是各個學派的必修課程,無論是黃老,是儒家,是法家,都不會輕視數學,數學在先秦時期長期被認為是一個貴族必要的修養,你不懂數學,那你都不配當一個貴族。

    當後人從秦國的廢墟里發掘出了“九九乘法表”的時候,後人都懵了。

    古代的數學發展並不像固有觀念裡的那麼差,大漢的數學家就很多,從漢初的張蒼到漢末的劉洪,趙爽.其中有名有姓被史書所記載的數學家是非常非常多的。華夏古代其實挺重視數學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唐國的科舉,一度是包括數學的,還曾專門設立數學研究所,對這些數學家給與官位,數學地位的逐漸沒落,大概是從宋開始的。筆趣庫

    劉敬就站在群臣之中,他原先還有些狐疑,不知道陛下怎麼忽然將自己從大牢內帶出來,此刻,他就明白了。

    農桑是他來負責的,漕運也是他來負責。

    若不是張蒼的這番話,劉敬還真的沒有注意過這個大問題。張蒼說完之後,劉長看向了他們。

    “諸位愛卿,今日將各位召集起來,其實就是為了這件事,你們一定要拿出一個辦法!”“尤其是你敬

    “你作為治粟內史,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你的太倉令是做什麼的”“還有,定都長安也是你的提議”

    “還有,遷徙大量的人口來關中也是你的提議”

    “這所有的過錯,都是你一個人的過錯,今日你要是不拿出辦法來,朕現在就烹了你!!!“司馬喜,最後一句不要記”

    劉敬皺著眉頭,群臣也是在商談著該如何解決這件事。

    有人認為該減少漕卒的數量,也有人覺得應當將關中的人口遷到關外去,反正提什麼辦法的人都有。劉敬遲疑了許久,方才說道“陛下,如今的辦法,就只有一個了。”“你說。”

    “開渠....如今的糧食都是從渭水前往長安,路途遙遠,可以沿著秦嶺北麓開鑿與渭河平行的運河...這麼一來,就能縮短從潼關到長安的距離,運輸耗費也就能減少,而且這水渠還能灌溉沿路的耕地,有大利與社稷.以然“不可!”

    周昌起身,不等劉長開口,便說道∶“如今各地還在修補馳道,每年動用的徭役就不少了,如今還要修建運河,這耗費豈不是更大”

    劉敬認真的說道“這運河並不長,所需要的人力也不是很多,不會造成連年的徭役。”群臣議論紛紛,劉長沉思了起來。

    “劉公說的也有道理....運河,確實是一個好辦法。”“朕覺得可以這麼做。”

    劉長一句話,就讓那些反對派說不出話來,只能是默認。“可...不能只是這樣。”

    劉長嚴肅的說道∶“這其中,涉及到了四個問題,首先就是路程,用運河來縮短路程,是可以的,然後,就是船隻,如今的船隻行駛的太慢,若是能改進船隻,加快船隻的速度,也可以減少耗費,第三個問題,就是這貪汙之事,漕運是給了很多人一個好藉口,糧食消失,開口就說在路上耗費掉了,反正也沒有人能查得出,要明確規定,統計出糧食的準確耗費,並且加強對漕運官吏的監督和管制!”“這第四個問題,就是納糧地的問題了,從齊國往長安運輸糧食,這耗費能不高嗎?”

    “可以選擇長安周圍的幾個產糧郡,讓他們來負責關內糧食支出,運河就圍繞著他們來進行...”“諸君以為呢”劉長詢問道。群臣此刻早已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