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401翰林院閒話

 嘉靖三十九年

 福建由於官府賦役剝削苛重,加以倭寇流劫各州縣,以致民困不堪,各地人民相繼奮起反抗。其中,有大埔的窖民、南灣的船民、尤溪的山民、龍巖的礦工,南靖、永定等處的流民,聲勢最大的窖民張璉等人的起事,官兵每戰輒敗。巡撫劉燾,應接不暇,惟宰牛送給起義之民、擁眾自衛而。朝廷責其戴罪剿捕。

 隨著福建巡撫劉燾,福建御史、提刑按察使司的陳情奏疏被送入京城,福建局勢再次進入京官們的眼中。

 翰林院裡,魏廣德和其他留院官員們聚在院子裡,也在討論著來自福建的奏疏。

 「劉燾避重就輕了,只說龍巖知縣湯相督兵擊敗飛龍軍,還殺死該部主將蕭雪峰,卻對之前媾和一事語焉不詳,敷衍了事。

 我看傳聞劉燾為了不讓反賊張璉攻打周邊府縣,給人送去豬羊之事八成是真的,丟人吶。」

 翰林編修林士章站在花亭裡大聲說道。

 他是去年殿試的探花,現在和朝中各方勢力聯繫較少,所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絲毫不怕被他人忌恨。

 在他看來,巡撫劉燾給張璉反賊送去牛羊的行為不亞於與虎謀皮,居然還說這些人聚眾是為了防範倭寇。

 現在好了,人家都登基稱帝,扯起反旗,這個時候卻說自己被反賊欺騙,博取同情,真真是恬不知恥。

 「士章此言有理,都是這些地方官吏胡作非為,才導致福建民變,各位應該都聽說了,江南百姓承擔的可不止是胡宗憲的加派,還有地方官府增加的雜役,豈止是福建,整個江南民怨沸騰......」

 翰林院裡的官員之所以是清流,就是因為沒有地方執政的經驗,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比較理想化。

 不能左右胡宗憲加派,那是朝廷、是天子允准的,地方官員作為朝廷派駐一方帶天牧民,就應該體恤治下百姓,千方百計減少地方支出,減少雜稅。

 卻不知道,真正下到地方,只有委派官員才會知道主政一方的艱難。

 地方勢力盤根錯節,稍有不慎可能政令都無法實施下去,倒不是說地方士紳敢公然反抗,而是官府中人也會有異議。

 不觸及他們的利益,或許還會從中說和,可是一旦觸及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會採用不合作態度對抗。

 人,並未都是書中所說高風亮節之人,都是有各自私心的。

 翰林官們這時候都七嘴八舌討論起來,說著各自的見解。

 魏廣德也樂得在邊上坐在聽,在這裡的大多是翰林院修撰和編修,沒有學士一類人參與,所以都是暢所欲言,感覺沒什麼壓力,即使院子邊還有兩個錦衣衛校尉也是如此。

 就在這時候,魏廣德感覺身邊一陣風吹過,魏廣德側頭看過去,身旁已經坐下一人。

 「叔大兄。」

 魏廣德急忙拱手,小聲說道。

 ….

 來人正是張居正,雖然不知道他怎麼從國子監回到翰林院,難道國子監的學子都放寒假了不成。

 「善貸,他們又是在討論地方弊症?」

 張居正剛來,這會兒眾人談話的焦點已經轉移到地方,對地方官府徵收的苛捐雜稅進行批判,對地方官員貪贓枉法大加指責,所以張居正來到這裡聽了兩句就以為他們是在說這事兒。

 魏廣德輕輕搖頭,「福建那邊的事兒,這會兒轉到批評地方劣政上了。」

 張居正微微點頭,表示瞭然。

 聽了一會兒,魏廣德忽然想起前些天收到來自九江的信件,其中一封是老相識朱世隆朱公子所寫,說是他在家裡溫習功課,感覺在九江也沒什麼好學的,主要是對一些難題找不到人解答,所以

 打算來年進京入讀國子監,等待兩年後的會試。

 朱世隆連續兩次會試落榜後就有點放飛自我,現在終於打算重新拾起書本追求功名,自然是好事兒,據他信中所述,同行的還有段孟賢。

 段孟賢倒是沒有像朱世隆那樣放飛自己,連續三次會試落第,這次也打算常住京城備考,給魏廣德寫信的原因自然是讓他在國子監附近找個住處。

 不過是舉手之勞,魏廣德自然不會拒絕,已經吩咐張吉去看房子,雖然國子監周圍宅子租金不便宜,可朱世隆也是有家底的人,也不會在乎那點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