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放牛去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三章 種田織布

    這個和尚不蠢,所以應該能看懂一些。

    果然。

    法溪看呆住了,對於裡面大部分的東西,他還是看不懂的,所以本能地先找尋佛門書籍,看看趙昊的“大乘佛法”究竟有何高見,卻不曾想這裡面竟然都是正統的佛門思想。

    儘管跟自己學的那些東西有不少出入,但這些差別卻無一不是鞭辟入裡的觀點,絕非信口胡謅之言。

    “此人竟如此深不可測!”

    法溪心中已然生出了一絲敬畏,這些新的佛門思想,已經讓他不敢輕視趙昊。

    這個皇夫陛下,是有真才實學的。

    隨後他決心去看更多的東西,於是……

    凰禾下意識地將趙昊保護在身後:“這和尚在練什麼掌法?”

    趙昊瞅著法溪古怪的姿勢,不由咧了咧嘴:“如果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安培掌和洛倫茲掌。”

    凰禾不由驚奇:“這世間還有這種掌法?”

    話音剛落。

    她就看到法溪手心躥出一絲明亮的雷光,只是這雷光並未爆裂,而是一環一環地彎曲起來,形成了一個螺旋柱。

    下一刻,青白兩蛇的劍憑空飛起,被雷光柱牢牢吸附住了。

    趙昊:“……”

    小白:“……”

    小青:“……”

    凰禾:“……”

    法溪:“……”

    他面色大駭,沒想到真如趙昊典籍中所說,雷咒居然真的跟陰陽石彼此吸引的奧秘有關係。

    這些東西明顯已經涉及了宇宙本質。

    但佛門典籍中沒有記載,他卻在趙昊的書籍中找到了。

    他又試驗了好幾個,結果均能成真。

    法溪迷茫了,看向玉簡的神色也變得敬重起來。

    趙昊笑了笑:“確定了沒?確定了就還給我!”

    “阿彌陀佛!”

    法溪雙手合十,鄭重地向趙昊行了一個佛門禮,隨後恭恭敬敬地將玉簡還了回去。

    趙昊歪嘴一笑:“還不快參見活佛?”

    法溪比之前謙恭了不少,卻還是認真辯道:“大師智慧的確舉世無雙,還尚未辯福德,暫時還稱不得活佛。”

    趙昊切了一聲:“那你說說,何謂福德?”

    法溪篤定道:“眾生皆苦,普度眾生便為福德!”

    趙昊反問:“你說眾生皆苦,那眾生究竟哪點苦?”

    法溪直接引用了《佛說無量壽經》中的一句話:“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門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救濟他們以登上彼岸。”

    趙昊搖頭:“你還是沒說究竟具體苦在哪裡。”

    法溪思索了一會兒道:“苦賦稅,苦吏治,苦戰亂,苦生老病死……”

    趙昊笑了笑問道:“那若時任皇帝輕賦稅,那算不算得有佛性?”

    “算!”

    “若地方官吏,廉政愛民,農桑工商事事親為,那算不算得有佛性?”

    “算!”

    “若天下一統,再無戰亂,那這個國家算不算有佛性?”

    “算!”

    “若朝廷大興民間醫療、教育、民生,那這個朝廷算不算有佛性?”

    “算!”

    趙昊點點頭,抱拳道:“那沒問題了,活佛正是區區在下!”

    法溪:“……”

    雖然感覺趙昊有些扯的意思在裡面,但仔細回想一下,趙昊做的一切事情,的確都符合他說的一切。

    荒國治下,官吏廉政,照顧民生,謀求一統,並且重用甲申七子,事事都是利民之舉。

    但……

    但他就算再努力,又怎麼比得過我們佛門?

    法溪當即說道:“王朝終歸是旁門左道,不論如何,都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壓。真要普度眾生,還得看正統佛法。”

    嘖嘖!

    這貨還知道王朝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壓。

    別的不說,馬老師都說,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這點沒得辯也不用辯。

    但他還是笑了笑:“你們佛門,就沒有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壓了麼?同樣都是僧人,為何苦哈哈來荒國建造寺廟的是你,而不是更為年長的高僧?”

    “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福德!”

    “他們的福德便是在各個國家建造寺廟麼?”

    “是!他們弘揚佛法,功德無量!”

    “所以他們度了多少百姓?”

    “若不是有人族王朝限制,如今天下早已沒有疾苦?”

    “所以你這是甩鍋人族王朝了?”

    “事實如此而已!”

    趙昊都要氣笑了:“我聽聞你曾在楚國寺廟當過主持,也在魏國建立了金山寺,每一座寺廟都附帶得有土地,你對寺廟的用度也是無比清楚,那我問你!你們寺裡的僧人種了幾斤糧,又吃了幾斤糧?用了幾匹布,又織了幾匹布?”

    法溪:“……”

    他當然知道,不過用的比造得多,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

    但他還是說道:“外購糧布,皆是寺廟用金錢所換。”

    趙昊追問:“那錢是哪來的?”

    法溪下意識道:“乃香火……”

    趙昊嗤笑:“香火錢就是百姓賣糧賣布所得,你們和尚一個個過得無憂無慮,為啥?不就是因為你們的香火錢比朝廷的稅賦還多?若真被你們普度眾生,天下到處都是和尚。那你們糧布的缺口從哪來?讓佛祖佛陀去種地去織布麼?”

    “……”

    “既然種地織布的都是佛陀佛祖,那百姓就是佛陀佛祖,還需要你們來度?”

    “……”

    “老子辛辛苦苦改進農肥織機,就是為了讓百姓獲得更多的財富,若荒國沒有寺廟,百姓的勞動所得就都在自己手中。結果你們寺廟一來,百姓除了要種更多的糧織更多的布還得到了什麼?你們一個個造糞機器,管這個叫普度眾生?”

    “……”

    “但凡你長一隻眼睛,就能明白和尚吃的比百姓多,拉得比百姓多,拿著百姓的錢糧時不時假裝慈善救濟救濟災民,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忽悠百姓,如何擴張以獲得更多的香火錢。”

    “……”

    “我懂的比佛祖多,福德比佛祖高。事到如今,你甚至不願稱呼我一聲活佛?”

    法溪:“……”

    一聲“活佛”如鯁在喉,想叫又叫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