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這就演上了

    御花園中,幾個花匠無聲的忙碌著。

    花,必須要經過精心的打點,才能盛開到賞心悅目的樣子。放在路邊的野花,雖經得起風雨,但卻難登大雅之堂。

    因為天氣漸熱,朱允熥辦公的地方從景仁殿,搬到了御花園西邊樂志齋中。此齋正對著花園,一邊靠著湖水,幽靜清爽。

    二樓之中,朱允熥坐在靠窗的位置,默默的批閱奏摺,看著各地的奏報。

    這兩年邊關沒有太大的戰事,國庫一下就充裕了。不但國庫充裕,天下百姓的負擔也少了許多。尤其是北方百姓,不必負擔軍糧養馬等差役,總算有了太平日子。

    再拿起一本奏摺,浙江布政司使張善奏。

    “浙西每年供朝廷徵糧四百五十萬石,然數年來織紡漸多,田地桑蠶為上,而米糧漸少。故,臣奏請,準地方士紳百姓,以棉布銀錢絲綢等物,代替徵糧!”

    此時的江浙一帶是大明的一個巨大財政來源,因為是天下棉布的產出之地。所以商業興旺,而農業漸漸頹廢。百姓都不傻,地裡種糧食的產出,和種植桑蠶想必,簡直不可容易而語。

    而且,各大紡織的工坊為了保住桑蠶的來源,每年都先交錢給農戶,唯恐農戶不賣給他們原材料。

    如此一來,種糧食的地方越來越少。再加上工坊需要大量的人手,許多百姓乾脆把手中不多的田地轉租他人,在工坊裡幹活謀生。

    從商業上看,這是好事,但反過來看,這也增加了一些隱患,缺糧的隱患。  一秒記住https://m.wxsy.net

    “孤聽聞,浙西米價,今年已上漲一成半。此為當地田產漸少,而需外地運米售賣之故。商業興旺是好,但若本地田產不足溫飽,翌日必有天災,米糧不濟,則糧價騰貴或有饑荒之憂也!”

    “卿在浙地,當深謀遠慮體察明日之憂。桑蠶等物,江西福建等地亦有之。商人流通販賣,亦是貨達四方。卿治下田地,不可一味都為桑田。否則,桑蠶吃人之憂,不遠矣!”

    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各處都有隱憂。尤其大明現在實行的是自由經濟,官府對於任何東西從不干涉的政策。百度搜索65小說網,更多好看小說免費閱讀。但自由經濟發展的太迅猛,產業太過龐大,便會發生危機。

    這種危機一旦發生,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好比如今到處都是桑蠶養殖,而忽略了傳統農業。將來爆發危機,工坊的商人們,頂多是少賺錢,而百姓則是無糧可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