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音域 作品

第102章盛世?1

    糧和絹都算在一塊,大明帝國今年徵收到的糧食是三百零萬噸。(明朝的斤和現在不一樣)。

    一錠為二十兩,也就是說還另外徵收到現銀百九十五萬多兩。

    民間流行的是銀元,而朝廷收的是足兩的銀子。這麼一算,百多萬又可多出三成的進項。

    龍椅上的朱允熥表情並未見多少歡喜,這個數字和往年相比並沒有太多的增長。若是再過幾年,等推行的攤丁入畝徹底實施開來,這個數字或許會大幅度的增長。

    但就如今看來,這個數字已然很不錯了。

    林林總總加在一塊差不多兩千多萬,在現有田畝統計,全國有耕地百十萬頃的情況下,這筆錢不能再多了。再多了,就要涉及到老百姓的口袋問題。

    這也是老爺子定下的祖訓,國家要錢,但不能從老百姓的兜裡掏。

    不過,這些都是徵稅,另有兩淮雲川等地的鹽稅,一年也是一千多萬。可那些稅是用來軍隊開支的,不算在糧稅之。

    大殿的傅友還在興高采烈的說著各項數據,而朱允熥則是陷入沉思。

    這樣的稅務看著是不少,但對於龐大的帝國開支而言,最終也剩不下什麼。

    總的來說大明的稅收制度還是太僵化,當初老爺子認為這個稅收既然足夠了,就不要再巧立別的名目。老爺子不是不想收稅,他是更怕下面的官員們,用為國家收稅當藉口,實行殘民的橫徵暴斂。

    可是這樣健康的財政並不是每年都能保證的,如今是國泰民安兵力強盛,可以後呢?歷史上的大明就是這樣,等期土地兼併嚴重,天災人禍並起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已經遲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心暗自嘆口氣。

    歷史上,在大明千瘡百孔轟然倒塌之後,新興的滿清王朝吸取了大明王朝的全部教訓,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被滿清的精英統治們換了個湯,大刀闊斧的推進,哪怕為此士大夫們怨聲載道,人頭滾滾。

    清朝的前期,每年的國庫進項高達四千萬兩。

    雍正末年國庫結餘千萬兩,就算是乾隆退位後國庫依然有一千九百萬兩的結餘。

    現銀,全部是現銀!

    要知道,滿清從康熙到乾隆期間,可是有著長達七十年的對外擴張戰爭。尤其是乾隆時候,清軍一度在亞暴走,福康安率軍翻過喜馬拉雅山,把支持尼泊爾的英國軍官一頓暴揍。哈薩克等地連年上表,請求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