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音域 作品

三和親?

    都留守請旨,多給予鐵器農具,朝廷調配耕牛。另,請戶部撥一筆銀子,修繕水渠改善水利。

    “可!”朱允熥在摺子的末尾,提起硃筆寫道,“百業農為上,天下民為先。鳳陽都,所行之攤丁入畝乃天下首例。爾等官員勿必盡心竭力,以新政為本,不可懈怠!”

    寥寥數字,一揮而就。如今,對於如何處理國事,如何給臣子方向,他已經輕車熟路。

    “攤丁入畝先在鳳陽試行,是因為用的都是勳貴的田,還有皇莊。地方士紳和大戶的阻力不大,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可若推行全國,別的地方不說,江浙一帶必然是怨聲載道!”

    心想著,朱允熥放下筆,在奏摺之翻找。

    “河南的奏摺來了沒有?”他開口問道,去歲原遭災,朱允熥免除了災區的賦稅,同時命河南布政司也開始偷偷的轉換概念,悄悄的實施攤丁入畝。

    現在水災已過,各地官府都在組織春耕,也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了!

    “今日臣沒見到河南的摺子!”解縉在書房門口回道,“到時,周王上了問安摺子,在殿下左右邊從上往下數,第十五個!”

    “知道了!”朱允熥悶聲道。

    周王的奏摺不用看,他都知道寫的什麼,無非就是臣遠在外,遙想天顏不勝掛念這樣的噓寒問暖之言而已。不單是周王,寧王死後,各地的藩王幾乎是每月一折,都裝起了好兒子,好藩王。

    寧王,谷王,代王等塞王,被罰削減護衛,下旨呵斥。並且地方布政司督導不利,都被責罰。而他們手下那些斂財的商人們,官員們,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最輕的,都是代罪留職,所以現在這些藩王們,都學乖了。

    現在,這些人都夾著尾巴做人,對朱允熥也越發的恭敬。不但有摺子,楚王,湘王,蜀王等人春節時,還進獻了一些寶物和女子等。

    不過,這事,又招來老爺子下旨,一頓申斥。

    “你們自己不學好,玩物喪志,現在還要帶壞咱的大孫嗎?”

    想到老爺子的大白話聖旨,朱允熥就想笑。

    隨手又抽出兩份奏摺,頓時笑容更盛。

    “臣鴻臚寺有奏,琉球國王察度,欲派其侄武宗,親帶使節,來天朝朝貢!”

    不過,朱允熥的目光落在了下一本上。

    “北元韃靼部首,元昭宗之子,買的裡剌上書,欲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