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

    不過,楊帆看著永嘉公主那隱藏在衣物下玲瓏有致的嬌軀,不由覺得嘴唇角有些發乾。

    這妖精的眼神也太勾人了,難道真要學法海鎮妖除魔?

    高陽公主見到自己的姑姑眉來眼去,心頭自然很是不爽。

    這位姑姑的作風可是很大膽,若是向自己的郎君下手,那該怎麼辦?

    於是趕緊對著楊帆說道:“郎君,既然姑姑和長樂姐姐他們還沒有吃午膳,府中又沒有廚師,你趕緊去給他們備些吃食吧!”

    聞言,楊帆直接傻眼了!

    此時才知道什麼作繭自縛,剛才的一陣貧嘴,看來只能自己動手了,想要找藉口都不行。

    把晉陽公主放下來,而後對著長樂公主幾人說道:“幾位公主殿下請稍等,某去去就來!”

    楊帆心情不好,當然不會做多少飯菜。

    更何況,距晚膳也沒個時辰了,讓大家墊墊肚子就行。

    因此,做菜就隨意了很多,並沒有精凋細琢菜品,隨意炒了幾個菜也就是玩事兒。

    即便這樣,很少吃到炒菜的長樂公主幾人也吃得很合胃口。

    長樂公主幾人是女生,炒菜即使再好吃也是細嚼慢嚥。

    反倒是晉王李治簡直就是餓死鬼投胎,嘴唇吃的油光鋥亮,根本沒把自己當外人。

    特別對西紅柿炒雞蛋更是情有獨鍾,只是夾了幾快便發現被眾人搶光,於是對著楊帆說道:“忠義侯,這是什麼東西,我要吃這個,你再去炒一盤。”

    楊帆連眼皮都不抬一下,隨口敷衍道:“晉王殿下,這是西紅柿,別名聖女果,很抱歉,可惜沒有食材了!”

    李治不滿的哼哼兩聲,只能憤憤不平的用快子夾著其他菜,使勁的咀嚼著,好像口中嚼的是楊帆。

    雖然只是無聲的反抗,但也只能這樣了。

    因為李治知道,自己的身份對楊帆根本沒用。

    看到李治委屈的模樣兒,晉陽公主有些哀求道:“姐夫,這個聖女果炒雞蛋很好吃呢!真的沒有了嗎?溫棚裡沒種有麼?”

    晉陽公主萌萌的大眼睛滿是乞求,直接讓楊帆破防了。

    只見楊帆恍然大悟般拍了腦袋一下:“哎呀,還是公主殿下聰明伶俐,你看我這記性,年紀大了就反應遲鈍了,只記住了聖女果的原產地,倒沒記住溫棚裡還有一些,我這就去再炒一盤。”

    看著裝腔作勢的人,除了公主幾人終於忍不住,噗嗤一時笑出聲來。

    幾女笑靨如花,差點讓楊帆連哈喇子都流了出來。

    而李治則更加鬱悶了!

    楊帆這是明顯的針對,可李治只能把情緒發洩到了桌子上面的飯菜。

    當楊帆再次炒出一盤西紅柿炒蛋,李治卻已經吃撐了,只能含淚看著。

    那幽怨的眼神差點讓楊帆以為自己是萬惡不赦的大魔王。

    不過,楊帆不知道的是,在李治的心中,楊帆比大魔王還要可惡。

    酒足飯飽後,正在閒聊的長樂公主問道:“忠義侯,剛剛你說能夠解決乾旱的問題是否屬實?”

    “公主殿下定希望微臣有辦法解決,還是沒辦法解決?”楊帆似笑非笑的看著長樂公主問道。

    見楊帆捉狹的眼神,長樂公主有些躲閃。

    想到剛才的賭約,潔白的俏臉上泛起了紅雲。

    若楊帆真的能夠解決乾旱的問題,自己豈不是要伺候其左右?

    這豈不是太羞人?

    眼前的這位可是自己的妹夫,越想,長樂公主心裡有點發慌。

    但想到多災的百姓,若是錯過了春耕時節,即使有朝廷的賑濟,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會餓死。

    想到這兒,長樂公主咬咬牙,猶如赴死的義士,堅定的說道:“本宮當然希望忠義侯能夠有辦法解決,只要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即使侯爺要麗質的生命也無不可……”

    此話一出,楊帆動容了!

    他真沒想到一向柔弱的長樂公主會有如此大義無私的一面。

    不愧是一位歷史留名的賢德公主!

    見對方如此認真,楊帆哭笑不得,看來有些玩笑還真是不能隨便開。

    於是楊帆臉色一肅,朗聲說道:“相較於公主殿下之大義,本侯慚愧至極,剛剛的賭約只是玩笑之言,公主殿下不用放在心上。”

    “至於解決春耕乾旱的問題,本侯雖然有些想法,但還需要看旱情如何!”

    “依本侯猜想,朝廷奇人異士眾多,應該能夠想到解決的辦法!”

    長樂公主長長舒了一口氣,輕輕一嘆:“真希望如忠義侯所說,朝廷能夠儘早解決春耕乾旱的問題。”

    只是長樂公主沒發現,聽到楊帆說賭約不作數,雖然有些解脫,但不知為何,心底卻夾雜著一絲絲的失落。

    雖然人有所願,可惜,很多事情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接下來的幾天,豔陽高照,關中一帶越來越乾旱,很多田地因為沒有水只得暫時翻耕。

    而此時的李二陛下也被搞得焦頭爛額。

    自古以來,有大旱必有大災,有大災必有大疫,李二陛下當然不想貞觀盛世的景象戛然而止。

    若久旱無雨,春耕自然無從播種,若是旱情持續下去,怕是今年將會顆粒無收。

    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得不變賣家中田產成為流民,又有多少人因飢餓而死!

    歷朝歷代,百姓是最沒有抗風險能力的,年景好的時候,除去稅賦田租,還能剩下一口糧。

    可一旦遭遇天災**,那將是餓殍遍地……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絕對不是書中的場景。

    得到了高產作物,也有了足夠的耕牛,李二陛下還想大展拳腳,可惜天不如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