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831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舉

    所以說,漢以前,當官無非是貴族、血源、宗親等幾種世襲方式。

    後世關於科舉的開創有各種說法,有說漢朝的,因為漢朝有秀才(茂才)、明經、明法、賢良方正、孝廉多個科目,漢朝的對策、試經是考試,因此部分學者認為科舉制是開始於漢朝。

    也有說是隋代設立進士科作為科舉制度的開端,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定十科舉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當即進士科----這是科舉(主要是進士科)制度的開始,將進士科出現作為科舉制度起源的標誌。

    但科舉制度的最重要的特點在於:一、投牒自應,讀書人都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薦;二、考試定期舉行;三、嚴格考試。而隋代選官制度則不具備上述三個特點。隋文帝、隋煬帝的詔書都表明,參加選官的士人仍然必須先得到高官的舉薦,制度上並沒有給予他們投牒自應的權利。

    隋代分科選舉共三次,都是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沒有定期舉行的制度規定。至於開皇七年(587年)關於諸州歲貢三人的詔令,也跟兩漢時州郡每年向朝廷舉貢士一樣,人數既少,考試也不重要,不同於唐宋定期舉行的全國大考。如果不以上述三點為科舉制度標誌,那麼兩漢察舉也是科舉制度了。所以,有人認為大規模正式科舉制度的產生是在唐朝,而不是在隋朝。

    所以從唐以來,科舉三要點已經深入人心。

    讀書人可以自行報名,考試定期舉行,嚴格考試。

    但是,大乾皇帝一登基,就改掉了科舉三要點。

    大乾百姓可以自行報名(不是讀書人也可以?)

    嚴格考試更說不上,因為居然不是以儒家經典為正宗?

    之前丁毅廢棄奴隸制,讓各地縉紳分田於奴隸,已經引起天下士紳的的強烈不滿,很多士族幾十上百年的積累田產,被分割大半。

    接著丁毅又分級設稅,攤丁入畝,田越多,稅越重,可以說,現在天下的士紳,都站到了丁毅的對立面。

    大夥誰不知道,打天下靠武夫,治天下還是得靠士大夫,你丁毅倒好,現在根本不把天下讀書人放眼裡,把咱們的和那些農夫,商人,工匠等低賤人放在一個位置,你這皇帝,還想不想幹了?

    天下讀書人憤概,而天下讀書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江南一帶。

    江南是這個時代唯一沒受滿清兵鋒肆虐的地方,所以存活的讀書人最多,明末時,丁毅還沒有打出山東,京師都有很多讀書人跑到江南,賊兵橫行天下時,天下各地的讀書人又都往江南跑。

    所以現在南京等地的讀書人特別多。

    當丁毅的科舉新政張貼以南京各地後,江南的讀書人直接炸鍋了。

    大乾的科舉和以前歷古歷朝都不同,全部事先張貼了空缺的職位。

    你想考什麼職位,就報考什麼,但首先要看看自己的條件。

    比如工部南京司匠作局局長一人(從四品),十年工匠,能打造燧發槍,火炮,副局長兩人(正五品)五年工匠,能打造魯密銃銃,或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