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 作品

第437章 短槍問世

    眾學生紛紛上前拜見,丁毅笑眯眯的回應著,每個人都問了一遍姓名,家人。

    這些學生,大都十四五歲,有的是島上工匠的子女,有的是最早到旅順的遼民子女,反正都是丁毅的人。

    因為丁毅要求女生也上學,所以男女生都有,但學打銃的,基本是男生,這邊有個兩個女生,都是李氏親自挑選的,說是將來可以培養了當老師,丁毅覺的蠻好的。

    這些學生參與了簧輪槍的打造過程,相當於前世的實習實踐,為提供他們打銃的技藝打下範基礎。

    據丁毅和李忠義等的交流和安排,每年學校的工匠學生,都要過來實踐,以提升技藝。

    他們培養工匠的班級是四年制,基本是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各廠裡實習實踐。

    四年畢業,親手打出一隻合格的銃或一門炮,就是一名合格的工匠。

    這時無論你多大年紀,那怕十五六歲,也能在旅順拿一份較高的工資,衣食不愁,還有機會升官升職。

    見過學生後,丁毅來到靶前。

    前面放著幾張臺子,上面有好多零件,還有兩把簧輪槍。

    原先鄭芝龍那拿過來的,早被工匠們拆了。

    現在他們造的簧輪槍,有兩把,一把可以二十米破甲,一把是十米破甲。

    二十米破甲的比歐州的略大,長度大概有六十公分,看起來比較嚇人。

    李忠義向丁毅一一介紹。

    大的簧輪槍重約四斤多,比較沉。

    比歐州的又大又沉。

    但是很多地方都用的精鋼所造,零件還是黃銅為主,保證了使用壽命。

    “連發的話,大概可以打到十槍就要換零件。”

    “不連發,可以打到二十到二十五槍要換零件了。”

    “點火率很高,果然比燧發槍還高,我們打了十槍,打響了九槍。”

    打不響也沒事,重新上發條就可以了。

    接著丁毅試射了三槍。

    近距離打二十米外的鐵甲,砰的一聲,勉強打穿。

    這也是為什麼槍這麼沉,槍管這麼長的原因。

    這玩意這麼長,這麼沉,也只適合騎兵帶在馬上,提前裝好火藥和鉛彈,非常方便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