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考校

    哪些奏章改用重錘,哪些奏章該以懷柔,哪些又該留中...

    一國政務的處理哪是那麼容易的,這就是朱大福不僅不用朱元璋教授,而且處理的速度比朱元璋還快。

    不然的話,朱大福哪會那麼輕鬆。

    朱元璋自不會知道自己的態度對朱允炆的影響,再說他也沒那個閒工夫在這上面浪費時間。

    朱標的薨逝打亂了他三四十年的部署,他現今要做的事情很多,哪有功夫在這個上面浪費。

    朱元璋把藍玉和朱允熥的兩份奏章挑選出來遞給朱允炆,道:“你來看看這兩份奏章。”

    藍玉和朱允熥只是單純來彙報戰果的,朝廷做的是下一步的統籌,而朱元璋並未讓朱大福把這個謀劃寫成奏章,所以的一切都記在了朱元璋的腦子裡。

    對朱允炆來說,此乃一張空白的答卷,需要他獨立思考的。

    朱允炆看了藍玉和朱允熥的成功,心裡把五味中的所有負面情緒都經歷了一番,但為了避免讓朱元璋查出端倪,頃刻之間壓了下去,取而代之的變成了恭維的微笑。

    “涼國公果真乃是悍將啊,允熥也能擔獨立擔當了。”朱允炆道。

    只可惜,朱允炆忍著不忿和噁心說出的恭維之言並不能讓朱元璋滿意。

    “咱聽到不是這個,就他們所報之情況,你以為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對自家子弟重情,那是所有皇帝所不能比擬的。

    他明知道朱允炆知曉朱大福的身份,也知曉朱允炆有與朱大福爭鬥的心思,但一次次給朱允炆機會。

    就像歷史之上,朱元璋在明知道朱允炆即位,朱棣有爭搶的可能,也只是限制了藩王無招不得進京,就連自己最後一面也不讓朱棣回去。

    當然,朱元璋也是覺著有輔政大臣,加之朱允炆有承襲於朱標的謙恭寬仁,會以仁德感化了自己的這些兒子。

    那些不容易比感化的外姓將軍們都早早被收拾了,朱允炆若能與這些叔叔們處好關係,大明社稷還是可叔慈侄孝的。

    可惜,朱允炆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下都註定是讓朱元璋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