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孩子是六指?

    當年經手的那些穩婆內伺和尚,故去的故去,回老家的回老家,遊歷的遊歷,一時半會也尋不到。

    消息沒等到,朱元璋卻有些思念這個可能是他孫子的朱大福了。

    當即便命錦衣衛稍微打聽了一下,得知朱大福買了個小酒館,準備開業的時候,朱元璋更安奈不住了。

    他也知道朱大福是商籍。

    好好的一個娃兒,不管到底是不是他孫子,他都不願看著他與那些滿身銅臭的商賈為伍。

    對他來講,改個籍不過一句話的事兒。

    見到朱元璋出現,朱大福很是欣喜,把手裡的活兒交給高成,他則帶著朱元璋來到後院的一小塊空地兒上喝茶。

    茶倒上,朱大福道:“想不到這麼快就能見到你了,我還擔心,我連你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往後想還你錢也找不到你的人了。”

    朱元璋正襟危坐,回道:“我姓吳,錢既給了你就不用你還。”

    朱元璋昔日封吳王,吳對朱元璋有著不同的意義。

    “這哪行?老吳,我有手有腳的,哪能要你的錢?錢一定是要還的。”朱大福道。

    朱元璋的心思也不在還錢之上。

    說著,朱元璋轉移了話題,道:“我在衙門有些關係,我找個關係,給你改成士籍,你還年輕,用功讀書,不用幾年就可高中的。”

    什麼跟什麼嘛,他有了神廚菜譜,正打算大幹一場呢,這怎又改士籍了。

    “別啊...”朱大福趕忙道。

    話還沒說完被朱元璋打斷。

    只見朱元璋眼睛一瞪,不高興地道:“怎麼?你還不願?士農工商,士自古都排於首位,能有人幫你改成士子籍,這不是好事?你怎能連這個上進心都沒有?”

    這與上進心有什麼關係,他讀上幾年書,好不容考中了,靖難之役也到了。

    與其如此,他還不如直接投靠朱棣呢,好歹還有個從龍之功。

    “老吳,你誤會了,能入士籍當然好,但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心中有義,身份真沒什麼大不了的,商籍雖賤,但自古又出了多少義商,范蠡不也是商賈的始祖嗎?

    而身為士籍的那些人,又有多少人滿嘴的仁義道德,暗地裡卻幹著難道男盜女娼禍國殃民之事,被永遠盯在了恥辱柱上。

    所以說啊,老吳,人能否被尊重,是在於自個兒的本事,自個兒的德行的,與身份那些東西真沒太大關係。”

    朱元璋本是來勸朱大福迷途知返的,聽了朱大福這一番話。

    嗯,好像是有些道理。

    不愧是他大孫,這伶牙俐齒的,倒有他兒子舌戰群儒的能耐。

    “行,算你說的有道理,你若什麼時候想改了,再來找咱。”

    終究,朱元璋還是對朱大福妥協了。

    又與朱大福坐了許久,朱元璋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