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菜團 作品

第158章 領先時代的以工代賑(求訂閱月票)

    皇帝搖頭:

    “你是說,用宛州當地官府的錢糧賑濟?哪裡夠用?災民一起,消耗驚人,當地糧倉只能頂一時之用……”

    齊平打斷他:“我什麼時候,說靠官府?”

    皇帝一怔,不解地看向他:“工賑不倚靠官府,依靠誰?”

    齊平理所當然道:

    “當然是地方富戶大族了,我聽聞,宛州也是產糧之地,年景好時,還有餘閒售賣外地,所以,宛州的儲備糧食其實很多。

    但大部分,都在那些地方宗族,富戶地主手中。

    所以每逢大災,民間糧價猛漲,還要靠官府平抑,也就是說,並不是沒有糧,而是百姓買不起糧食。

    所以,我所說的以工代賑,既指官府,也指民間,如果能令民間富戶拿出錢糧,招募災民來做工,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皇帝忙搖頭:

    “你說的簡單,那些富戶,如何肯做?災難時,令他們出錢募捐,都千難萬難,何況招工。”

    他不認同,覺得齊平太過異想天開。

    不覺得富戶肯出錢,除非用武力脅迫,可那樣一來,地方便不穩了。

    齊平據理力爭:

    “募捐是要他們平白無故出錢,自然不肯,但若是誘之以利呢?

    您說的,朝廷工賑,主要是修繕城牆,官署等事,依我看,與其如此,不如令災民去修橋鋪路,興修水利。

    介時,只要許給當地富戶,比如說,誰家肯出錢糧,僱傭災民修一段官道,那麼,路成以後,幾年之內,這條官道的稅收,便依照比例,分給那一家,橋樑堤壩同理。

    如此一來,這便成了一樁生意。

    富戶出錢,既解決了災民吃飯問題,又為朝廷修築了道路橋樑,而這些富戶,既可以白賺一筆,又能賣當地官員一個政績,阻力就會小很多。”

    一番話落,桌旁,皇帝與太傅都愣了。

    這次,不再是搖頭否認,而是真正的被這個思路震住了。

    太傅捋著鬍鬚的手停了,眯著眼思索起來。

    皇帝只覺腦海中,一道電光閃過,這個思路,是他沒想過,也沒聽過的。

    以工代賑……不只是官府來做,更要交給民間來做。

    許之以利,將本該由朝廷做的事,拆開,分給民間富戶去做……不去修城牆,改成修路鋪橋,水利設施……

    齊平說的每句話,都讓他耳目一新。

    只覺,這法子既脫胎於“工賑”,又別有創新。

    按照齊平的說法,儼然從單方面的索取,變成了多方共贏。

    恩,唯一的缺點,在於朝廷在未來幾年,需要把稅收分給民間部分……這個想法,有點挑戰朝廷的意思。

    畢竟,自古以來,只有官府能收稅。

    但,這世上,從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無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而且,如果是修新路,建新橋,造新壩,更不只是分潤稅收,還有可能創造稅收。

    皇帝頓時陷入沉思。

    齊平見狀,也不打擾,自顧自,拎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喝了起來。

    他說這些,也並非閒聊,只是覺得,這人既然與六部有關,若是能將自己的提議呈送上去,也是好事。

    萬一就採納了呢?

    至於讓民間參與到以工代賑中,歷史上,是在宋朝成型的。

    例如宋仁宗期間,兩浙地區發生饑荒,范仲淹便曾召集各大佛寺的首領,對他們說:“飢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

    於是諸寺“工作鼎興”。

    而齊平說的,更進了一步,換個詞,就是:“承包”。

    ……

    遠處。

    雲青兒吃著糕點,她對於這些事,並不懂,也聽不大明白,但只看到太傅與皇帝的神情,便很驚訝了。

    “你哥還懂救災?”她扭頭,低聲詢問齊姝。

    窮苦少女坐在旁邊,兩人中間,擱著糕點盒子,正小口啃著一隻松花餅,聞言,顰起細細的眉尖,看了眼青兒,辛苦地想了下,搖頭:

    “不知道。”

    青兒無語,扭頭重新望過去。

    ……

    桌旁。

    良久的沉默後,皇帝抬頭,凝視少年:

    “此法……的確令人耳目一新,若當真可行,運糧難題的確迎刃而解,可如何杜絕吏員貪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