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被掏空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的領悟

惡人滿腦子都想要殺人,但是想了想,殺人要受懲罰,所以還是不殺好了。

好人從頭至尾都不曾有過任何殺人的概念,他不殺人,是因為心中的善念,是因為他不想殺人,而不是因為有‘律法’存在。

這個律法,其實就可以看做‘道’。

李啟事先假設了一個他應該遵守的‘道’,給自己立了一套律法,去規範自己的行為。

這個這個規範之下,李啟做的非常好,他非常的自律。

但這是‘惡人守法’,他不是發自內心的這麼去做,而是看了一眼規範,覺得這麼做比較符合規範,於是按照規範去做事。

看起來他好像完美的‘守道,遵道’,但實際上,他和‘道’已經漸行漸遠,他只是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名為‘道’的樊籠罷了。

他在樊籠中帶著鐐銬跳舞,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行為應該規範於‘道’,如果僭越,就可能走偏。

卻不曾想,在有這個念頭出現的這一瞬間,他就已經走偏了。

想到這裡,李啟當時驚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祝鳳丹說他‘聰明是聰明,可惜就是他太聰明瞭’。

這是真的覺得李啟有些可惜。

因為,李啟的聰明,還有他的境況,讓他提前得知了‘道’的重要性,所以,他就太想要去遵循‘道’了,以至於完全走偏了道路。

像是那個打敗了人道軍隊的七品世界,他們完全不理解什麼是‘道’,還認為那就是不同的修行功法而已,但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所以沒有刻意去遵守,最終卻在不知不覺間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無形之中契合了‘道’之真意,掌握了‘勇氣’,最終擊敗了人道的軍隊。

怪不得,會有人佈局,讓自己前往大火,去領略‘混沌’,那是因為混沌的自然演化,可能會給李啟一點啟發。

李啟很聰明,他確實領悟了‘自然’,終於在‘自然’的指引下,發現了他自己給自己拷上的鐐銬。

真正的‘守道’,是順其本心,不是把道作為天平去稱量世間萬物,只是出於道心去做事,不去考慮得失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來的事情,卻依然符合‘道’的追求,這才是對的,這才是‘守道’。

而不是給自己定下一堆條條框框,然後說:“只要我不違反這些,那我就守道了”。

這不是守道,這只是枷鎖。

勇氣也是如此。

李啟通過‘稱量’,確實可以做出類似於‘勇氣’的選擇。

但是,他真的有所謂的勇氣嗎?

他是做出了看似具備勇氣的抉擇,但他的‘心’,依然在畏懼,依然在害怕。

他只是被自己給自己製造的枷鎖強迫著去做出有勇氣的事情而已,就好像一個被軍法逼著上戰場的小兵,和主動投入戰鬥的勇士。

二者在選擇上都加入了戰場,都進行了戰鬥,甚至有可能那個小兵還能立下大功,比勇士得到更多的讚譽。

但不管怎麼說,他們二人,在勇氣上卻天壤之別。

於是,李啟幡然醒悟。

原來,重要的不是勇氣。

勇氣與否,根本不是祝鳳丹想要告訴他的實質。

他真正想讓李啟知道的,其實是守道之法。

如此一來,李啟心中便有了決斷。

他不再去想那些事情,勇氣與否根本就不重要,哪怕是個膽小鬼就是個膽小鬼吧,一切……唯心而已。

所以,現在要做什麼呢?重要的是什麼呢?

答案是,承擔責任。

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人不能做了事情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了,交給父母師長,或者妻子兒女之類的幫自己承擔,這種事情是不行的。

為了救羅浮山,喚醒羅浮娘娘和日月真鉛鼎,李啟選擇了投身激進派,然後用自己的行動,來讓巫神山的溫和派們接受開戰的後果。

這是他做的事情,他的選擇,他就必須為此負責。

就連祝鳳丹這種浪子都選擇了承擔責任,前來參戰,那李啟真的能為了瀋水碧的安危而選擇把所有事情都拋出去,讓別人去承擔嗎?

別的不說,就這個七品世界的所有人,那些挺身而出,對抗人道的士兵們,以及看見為了保護自己而犧牲的士兵,於是也動員起來支援他們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