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恩居士 作品

369.鹿寨

    無病笑道,“侍劍,你也過來,一起吃飯。”

    譚峭聞言邀請道,“來,大家都是熟人了,別客氣。”侍

    劍看看鹿鳴,鹿鳴點頭,侍劍也不扭捏,挨著鹿鳴坐好。其餘護衛便在山腳下用飯。

    這頓飯吃的愜意,聊得舒心,醬香的牛羊肉、甘甜的果子、秀美的山間風景,讓眾人心懷大開。直到未申相交時刻,譚峭才提議返回譚府,再聚晚宴。一行人剛剛轉過山坡,前邊樹林裡閃出一頭麋鹿來,體型格外俊碩,跟高頭大馬一般,鹿角金黃,雙頰泛白,雙耳橙紅,皮毛更為光滑、金黃中帶著紅光,一道道一條條閃著紅色的波紋光華,自頭至尾,紅色逐漸加深,尤其那條紅色的長尾巴更是奪目。

    譚峭笑道,“想必是看到了護衛的服飾,以為是來投放草料來了,山有靈氣,鹿具仙姿啊。”可麋鹿卻繞過護衛,一步步走到了鹿鳴身前,鹿鳴開懷,伸手摸了摸麋鹿的鹿角,麋鹿竟然點點頭。

    白婍婩讚道,“鹿鳴姐姐,果真和鹿有緣,這鹿能識主呢。”

    譚峭聞聽贊同的點點頭,鹿鳴笑嘻嘻的說,“當然嘍,我是小鹿呢。”可話音剛落,這麋鹿竟然挪到了無病身邊,低下高大的頭顱,用下巴處的脖子輕輕蹭著無病的肩膀,輕輕吐著舌頭,舔著無病抬起的雙手,無病咯咯笑起來,眼中帶著淚花,白婍婩和符鹿鳴都敏銳的察覺到了,無病很快調整好情緒,輕輕拍拍麋鹿的肩膀,摸摸麋鹿的額頭,麋鹿奮蹄人立而起,長鳴不止。眾人頓覺詫異。

    “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之《南山經》

    這時麋鹿竟然跪了下來,扭頭甩了兩下,無病扭身騎了上去,麋鹿輕快的在山坡跑了兩圈,一頭扎進了樹林,眾人趕緊打馬跟上,約莫穿越了二十里的山林,才堪堪追上麋鹿和無病,只見無病站在一處山樑上,低頭看著山谷,林中薄霧朦朧,紅亮的陽光透過山林照射在灌木叢和山石上,鹿鳴跳下馬來,輕快的跑了過來,白婍婩都被顛暈了,雙腿脹痛,很不淑女的跪坐在地上,侍劍沒空理會,提氣追了過去。譚峭命令兩個護衛留下,帶著剩餘四個武士,慢慢靠了上去。

    山谷中臥著無數白骨,麋鹿雙目泛淚,仰天長鳴。眾人一陣唏噓。多時,無病擦擦眼睛,不顧眾人詫異,磕了一個頭,腳步略顯沉重,一步步走下山樑。眾人看著滿是灰白色骨骼的山谷,心內震驚。

    林中傳來緊密的沙沙聲,留守的兩名護衛警覺的抽出了長刀,白婍婩緊張的站起來,挪到兩匹馬之間,一頭、兩頭、三頭,密林中依次走出來了幾十頭麋鹿,更有幾百頭藏在樹林之後,無病身後的麋鹿走了過去,鳴叫幾聲,四隻母鹿留了下來,其餘麋鹿幾步一頓,幾步一回首,在另一隻稍小一些的雄鹿帶領下,消失在樹林中。

    無病復又上馬,六鹿相伴,餘人隨行,輕輕的走出了山林和鹿寨。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