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天地情懷(50)二更(天地情懷(50)石敬瑭是...)

    這邊一砍,那邊立馬有人用烙鐵烙在了傷口處,桐桐都聞見了焦灼的味道。

    可這述律平只跌坐在地,疼的確實是悶哼出聲,但卻沒暈厥過去。她頭上的汗滴答滴答的往下掉,神志卻清楚的很。

    她甚至伸出左手,去抓了已經砍下來的右手,叫人扶她起來,親自把右手放在了阿保機的棺木之內,“不是我不願意追求先帝於地下,實是諸子幼弱……”

    桐桐看看她那三個兒子,耶律倍都二十六七了,幼弱嗎?

    這分明就是不想去死,還得逼著阻礙她稱制主政的文臣武將去死呀!

    “國家無主,我怎可去死。以一腕而伴先帝於九泉,此乃為人|妻的本分。”說著,就看向跟出來的那些臣子,“爾等,身為臣子,當如何?”

    靈堂裡靜悄悄的,無人說話。

    述律平左手一揮,砍倒一片,血流成河。

    砍死的都是隨著阿保機征戰的功臣,這些人都被殉葬了。

    有多少呢?

    三百多人!

    而後述律平就看著剩下的部落首領,然後指了指耶律倍和耶律德光:“此二子,都為我所鍾愛。可何人可託付江山?諸位選一選嘛!”

    這話音一落,就有人牽了兩匹馬來。一匹是太子的坐騎,一匹是耶律德光的坐騎。

    “選誰,就去為誰牽馬!拽著韁繩即可!”

    靈堂比之前更安靜了。

    國有太子,卻說二子她都喜歡,讓大家選一選。

    既然喜愛太子,為何還要選?

    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滿地殉葬的屍首,敢問,有誰敢不尊著她的意思行事?

    於是,一個兩個三個……七部的首領都選擇了耶律德光。

    述律平這才看向耶律倍:“東丹王,不日往東丹去吧!既然大家推舉德光,想來你必不會心懷怨憤。”

    耶律倍白了臉,而後一步一步的走了出去,一國太子,轉眼便成了孤家寡人。

    回去之後,四公主便要了安神的湯藥喝了,喊了劉雲:“叫幾個來就住外間,不要離人。”

    生生給嚇住了。

    桐桐摸了脈,又給紮了兩針,這才出去了。

    廳堂裡,一個個的都坐著呢。

    大皇子問說,“小四沒事吧?”

    沒事!

    桐桐在四爺的下手坐了,跟其他人一樣,沉默著沒說話。

    萬大人就說,“耶律倍若為新可汗,不管對契丹還是對大臣,都是幸事。契丹皇太后確實為女中豪傑,但……權力慾太盛了。”

    說是殉葬,可殺的都是忠於阿保機,且支持耶律倍的大臣。

    太子二十六七,又不算昏聵,這些人是不會同意太后稱制的。

    契丹貴族看的是漢書,學的是漢文,包括朝廷公文,也都是漢字,也就是說,契丹貴族從不排斥用漢學。太子主張全盤漢化,若是反對聲激烈,他也就做不了太子了。阿保機活著的時候,他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這就證明上上下下都不排斥。

    可臨了了,因為太后旺盛的權利慾,以鐵腕的方式誅殺功臣殉葬,驅逐太子,按照她的方式去治理這個國家。那她怎麼可能給再採用太子的法子?只能是越走越遠,跟太子的主張背道而馳。

    是的!這是一個轉彎的契機。

    不是說要侵吞或是消亡對方的文化,其實這之前,他們沒有文字,才創造出來的文字是在漢字的基礎上改的。

    而且,奴隸制度比如中原的封建制度的王朝,確實是落後不少。就比如這殉葬,後世的哪個君王敢叫殉葬?此為大不仁!

    不說殉葬了!就是喪事,儘可能的都在求簡,以不浪費人力物力為標準。

    便是不提這個大的籠統的東西,就只這個不正常的皇位交替,必然會導致子孫後代不停的你爭我奪。

    而今,就看怎麼去看這個事了。

    按照現在這個局面,對大陳是有利的嗎?未必!內部鬥爭爭執不下的結局必然是製造外部矛盾轉移注意力,如此,兩國邊境還是會有摩擦,甚至於大規模的摩擦。

    可要扭轉這個局面,無異於是插手別人的家務事,人家也不可能受你干擾。

    怎麼辦呢?

    四爺點在了丹上:“扶持耶律倍坐穩東丹王。”得叫當權者時刻都覺得耶律倍才是威脅,如此,才會越發的用心維繫與大陳的關係。

    桐桐覺得這就是愣生生的造出了三國的相對穩定的大環境。再加上四爺早前說的,渤海國的王弟。若是如此,那這是一個吃一個的局已經擺在了棋盤上了。

    可問題是誰去接觸耶律倍呢?

    結果沒幾天,桐桐發現四爺的右手也破了,得重新包紮!解開一看,手心裡劃拉了一道,不深,但肯定出血了。

    這是什麼意思?

    石堅低聲道:“我們殿下跟東丹王結義為兄弟。”

    桐桐:“……”好好的結義愣生生的被你給玩壞了!

    等石堅出去了,她問四爺:“接下來你還想跟誰結義?”

    “渤海國的王弟,我打算跟他結義去!”

    桐桐一巴掌打在他的手上:你就壞吧你!損不損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