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791章 盛唐風華(43)一更

    這話可謂是說的清楚明白!

    大唐而今的人口,不足四百萬戶。就算是按照四百萬戶算,每戶也按照十口人算,這才四千萬的人口。

    可實際上,真沒四百戶,每戶平均也不到十口人,所以而今大唐的人口肯定不足四千萬。這個人口數量,大致相當於後世一個省的人口總數。當然了,還不能是山東四川那種人口大省。就是普通的一個省的人口而已。

    把一個省的人口分散到偌大的國土面積上,算一算就知道了,大唐除了長安和大城之外,而今遠沒有到繁盛的程度。

    人口是財富,對吧?只有這麼點人,你把達官顯貴從裡面拿掉,把奴僕從裡面拿到,把婦孺從裡面再拿掉。請問,真正能用於生產和戰爭的青壯人口有多少?

    而這麼點人口,那麼長的邊境線,又要駐守,有要補寄運輸,怎麼操作?

    李績沉默著沒言語,良久才笑了一下。從英國公府的角度講,此二人當家,英國公府無虞!可從大唐的角度講,這兩人的話把他說的心裡難受。大唐是在走上坡路的,國力會日漸強盛。可危機卻也潛藏,一但觸發,無法收拾呀!

    他起身,擺擺手走了。他想,他也該告老,凡大朝進宮去就罷了。英國公府,很該關閉了府門,好好的消停幾年才好。正好把敬業那孫子捆綁在家裡――侍疾。

    把人一送走,四爺和桐桐悵然。眼前的局面就是如此,有些事,不是你想去幹就一定能幹成的。就像是高句麗,叫桐桐去就立馬能平定叛亂使得這個地方長治久安嗎?

    做夢!

    自然的規律不可逆的時候,就得韜光養晦。總之,桐桐不能是個叫人看著就是個權利慾旺盛,萬事都想沾手的人。若是如此,她便成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孰為不智!

    四爺拉了桐桐去看樂器,“想學哪個?我學了好教你?”

    林雨桐頭大,真學這玩意呀?這可難為死人了。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樂器中走過去,抬手扒拉了扒拉。像是琵琶,據說李淵就彈得極好。可以上手……感覺好複雜。

    最後桐桐眼睛一亮,抬手拿了鎏金的嗩吶,“這個吧!”

    四爺:“………………”這個你什麼時候不能學,為什麼非得現在學!大唐的樂器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碰上的。

    看別管啥時候,對於一個沒有藝術細菌的人來說,學相關的東西那都跟上刑一樣。你又何必來為難我?

    就嗩吶!

    四爺抬手給沒收了,整天家裡響嗩吶聲,好聽呀?

    桐桐手又摸了個竹板,像是快板的前身。幾塊竹片穿在一起。才摸到手裡,四爺又給沒收了,拉了桐桐坐在一架琴的邊上。

    林彤抬手拿了排簫,“我學這個……”別叫我彈琴。

    也行!排簫是吧?學吧。

    於是,一天裡總有那麼一會子工夫,典雅的的琴聲裡總會夾雜幾聲不太協調的音調。府裡的奴僕剛開始都好奇的朝那個方向看,可一天天的,慢慢的也都習慣了。

    武后斜靠在榻上,身上搭著棉褥子,她手裡捧著一本《漢書》在來回的瞧。有時候這一頁翻過去了,她會重新倒回去再看一遍。

    琴聲陣陣,清幽非常。

    這是明崇儼在奏琴。

    在這個地方奏琴,武后聽的見,聖人也聽的見。

    琴聲縹緲,沉下心去傾聽的人真如坐在雲端,仙鶴伴在身邊。

    聖人泡在溫泉池水中,熱氣繚繞,靠在池壁閉上眼睛,仔細聽來,確實是閒雲野鶴,蕭遙自在。

    一曲終了,聖人召了明崇儼。

    明崇儼看著散淡的帝王,再想想一日不曾釋卷的皇后,收斂的情緒。

    聖人問說,“聽聞,長安城中許多人推崇起仙師了?”

    明崇儼一副惶恐的樣子,“臣只下山一次,別的倒是不盡知!”

    啊?那是那一日下山,有什麼特別的事?

    明崇儼好似在思量,片刻之後才一副恍然的樣子,“臣出宮之時,碰上一位祭奠父母歸來的郎君。見那郎君身後,跟著兩道影子。一道是衣著華貴的婦人,一道是禿頭癩子一般的男子,身著麻衣,如同乞兒,神情猥瑣卻興奮異常。臣本不欲多管閒事,無奈那婦人好似開口了,臣聽見她跟臣哭訴,說是讓臣問問她的兒子,為何要送了這麼一個人去跟她合葬。臣大驚,便將這話轉告了。也只是轉告了而已。不想那郎君面色大變,只說,莫不是遷移他父親的屍骨時遷移錯了。到底是對還是錯,臣回山上了,倒不知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