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夢裡清歡(22)二合一(夢裡清歡(22)要過年了...)

    夢裡清歡(22)

    要過年了嘛,桐桐盼著呢。把今年的新衣服跟去年的拿出來,放在炕上比對:“我高了這麼些,還瘦了這麼些。”然後還不往誇她家爺一聲,“爺也長高這麼些,還胖了這麼些。”一邊說了,一邊興奮的用手比劃著。完了還拉著爺們一起面對面站著,兩人比一比高低。哇哦!爺都這麼高了!

    長高了是好事,我瘦了是好事,爺胖了也是好事,咱們家今年都是好事。

    說的人心裡都不由的高興起來了。

    這種歡喜的心情過了臘月,進了臘月皇上就開始放賞了,下來是太后,收壓歲錢收的可高興了。皇上和太后還老記掛老六這一冬都沒出來,可憐見的,各色補品多賞賜些吧。

    看著那麼多燕窩,唯一煩惱的就是:“這燕窩毛挑起來好麻煩。”還得找一眼神好的丫頭,天天的從裡面挑毛。

    臘八的時候吃了臘八粥,又打發櫻桃去找王順,“記得叫他醃臘八蒜,別忘了。”

    記著呢!

    王順可愛伺候六阿哥這邊了,雖然總有個試圖指點御廚做飯的福晉,但是不得不說,這差事是真好,省心的不得了。點膳的時候聽起來挑剔的不行,但真呈上去了,沒一次說不好的。他都不敢說每次做的都正好貼主子們的心意,但是呢,主子沒說,就證明主子是真心不愛事事的主子。

    大家這麼歡歡喜喜的多好呀,這一年不就熬到頭了嗎?

    還有宮外叫送來的信,說是年前想給哥哥成親,哥哥娶的是瓜爾佳氏家的姑娘,不是太子妃孃家那個瓜爾佳,反正挺顯赫的,但就是旁支而已。

    桐桐又跟自家爺商量,看是不是添上什麼。

    大舅子成親這能馬虎嗎?“叫趙其山去辦了,另外再添八百兩銀子。”

    桐桐福了福身,笑的比花都好看,“謝爺的賞了。”

    這值當謝呀?

    桐桐嘿嘿笑,“我還想去求求額娘。”

    心眼倒是不少!想去就去吧。

    德妃都有些哭笑不得,這麼幹脆直接的,過來就說,“討額孃的賞來了。”

    一般這種事正確的做法是,叫身邊的人給自己身邊的人遞話,討了自己的主意,自己就給賞下去了。哪裡像是她這樣了,往身邊一坐,說一句,“額娘,兒媳婦來討額孃的賞來了。”

    無賴又親暱。

    這種高高興興,歡歡喜喜,什麼時候都笑的跟花似得兒媳婦,一看見她就實打實的歡喜,她也打心眼裡高興起來了。以前有多愁老六,現在心裡就有多輕鬆。她是覺得,因為這個兒媳婦,自己的兒子是失而復得了。

    她就細問,討的什麼賞。

    這一問才知道,是西林覺羅家的兒子要成親了。

    賞!必須得賞。不僅她賞,她還起身拾掇,“跟額娘去給太后請安。”

    從太后討賞去了。

    從宮裡出去的東西,不在乎值多少錢,關鍵在於那是宮裡賞賜的。

    有了太后的賞賜,有了親婆婆的賞賜,家裡就知道,她在宮裡的日子其實不差。免了家裡的擔憂,這就是做子女的孝了。

    從太后那邊回來,桐桐實心實意的給婆婆跪下磕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把德妃看的心裡痠軟的,“好孩子,起來吧!跟老六好好過日子。”

    有了太后的賞了,貴妃也跟著給了賞,其他三妃不說給賞,就是打發人出宮,賀一賀喜事。然後其他幾家皇子阿哥都打發人去了。

    西林覺羅家這才覺得,自家姑爺應該是真沒事了,自家姑娘在宮裡的日子跟她捎回來的話一樣,省心著呢。

    完了林雨桐又去給各位娘娘謝恩。

    其他娘娘還罷了,只貴妃的氣色不好,但還是見了,說了幾句話。桐桐回去就跟自家爺說,“瞧著貴妃的身子似有大不妥。”

    這話把人嚇了一跳,“瞧的真嗎?”

    我的感覺,覺得瞧的挺真的。但我不能給人家把脈呀!

    知道,你說了也沒人信你,“回頭爺跟老十說說,這事你不可再言語了。太醫每五日一診脈,脈案都有存留的,只怕人家心裡很清楚。”這不是咱們說不說的事,有大症候,皇上心裡怕都是有數的。皇上知道了,幾個娘娘能不知道嗎?不過是快過年了,圖個喜慶,誰都不言語而已。萬萬不可多事!

    哦!這倒也是。

    眼看這一年就完了,要是能這麼消停的完了該多好。大家也以為就這麼過完了今年,可緊跟著就出了一件事。

    這不是臘月二十五,是孝莊太皇太后的忌辰嘛,皇上就下旨說,到了那一日,叫太子去祭奠一番吧。

    這很正常!雖然,這種事遣官員前去的時候比較多,但這次叫太子去了。

    這些皇阿哥肯定要跟隨的呀,自家爺也得去。桐桐還專門給縫了護膝,就怕寒冬臘月的膝蓋受寒,“得穿到裡面,別叫人給看出來才好。”怕給治一個不敬之罪!

    可這都準備妥當了,然後禮部尚書不知道抽的哪一門冷子,不知道是出於誰的授意還是真就是單純的想拍太子的馬匹,跟抽風一樣,突然上書問皇上說,太子去祭祀的話,把太子的位置設在什麼地方呢?

    這種是有差別的!子孫是能進大殿的,但裡面設神龕的地方,前面放置蒲團,這個位置比較窄,跟外面的大殿有一個門檻隔著。祭奠的時候,只有皇上皇后能在裡面,當然了,在明朝的時候,太子的也能設置在裡面。

    所以呢,禮部就比較為難,太子是儲君呀,對吧?

    於是,他就上摺子問了,看咱把太子的位子放在哪裡呢?

    皇上就給回覆了,說皇太子行禮,跟皇子一樣,殿外就行。

    既然皇上給回覆了,這尚書照辦不就完了嗎?但是估計這位尚書大人不敢,他怕將來太子登基之後因這個事不待見他,於是,他自認為很聰明的把這件事給入檔了,並且註明了,這是皇上的意思,跟我沒有關係。

    可這事自然有人轉臉就跟皇上說了,說那誰怎麼怎麼著了,然後皇上就知道了。

    桐桐聽自家爺說這麼神奇的事,半夜裡聽的神采奕奕的,真被這麼神奇的尚書大人給驚著了,他這是軸出境界了!於是,一句趕著一句問:“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