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一十一 作品

第377章 大道方便門,心安何處求

    一旦被授予道籙,更能借助所供奉的神祇和本命道籙施展法術,非但不會有礙修行,更能跨越一切資質和資源上的障礙,只要有神相助,積累功德願力,乃至日行功課,都能緩緩進益,毫無瓶頸,毫無難礙,勝過如今苦苦摸索各種難關不知多少。

    而且如此築基非但沒有根基不穩之虞,更勝過天下九成九的築基之法。

    就連蘆篷之後的錢晨也不由嘆息,元始道祖所創的天庭體制,確實完美無缺,法度森嚴。乃是明目張膽的官方開掛,將神道底蘊盡入道門。推廣開來,幾乎可以消滅天下九成九的旁門,除了佛門能夠抗衡一二,就連魔門也要斷了傳承。天下走旁門、魔門道路的,無不是貪圖快捷,或是資質不堪,或是心性不足。

    但神道超拔之法,足以越過一切資質,心性的阻礙,乃是終南捷徑。

    而且比起魔道之法,稱得上是毫無後患,道門早已具備一統天下的潛力。

    比起靈寶道祖廣傳大道,不辨良莠,元始道祖的手段堪稱堂皇大氣——只要我開闢通天大道,你那偏狹小徑自然無人願意去走。

    此乃絕根之法,效果如何,且看四峰修士聽聞大法,如何目眩神迷,心神動搖,便可知一二。

    坐在積金峰頂的法信聽聞了這等道法,都不由苦笑道:“真人這是再絕我佛門根基啊!”他看著那些早已拋去了一切築基之法,全身心投入天庭道籙法的低階修士,臉上苦色更甚,心中嘆息:“長此以往,那還有人願意青燈古佛,一意苦修,莫非真要將淨土方便法門傳下?叫天下佛門弟子,唸經成佛?”

    從本心來說,法信是不願如此的。唸經成佛縱然飛昇極樂,也不過是真佛之外依附的螻蟻,雖然得享極樂,但終究未曾覺悟真如。長此以往,對於佛門只有壞處,沒有好。,縱然佛法傳遍天下,又有幾人能覺悟佛法真諦?卻是失了世尊覺悟者之師的身份,也忘了佛門的根本大願。

    利用信仰者,終將謎於信仰。

    錢晨也在反思:“既然元始道祖開闢瞭如此治世大道,那為何道門只是輔助人間王朝,未曾徹底發力,統一天下修行之法呢?天庭為何並未真正的插手人間,授籙之法,也未曾氾濫,道童到道士只有十一的比例,道士到道人則更低呢?而且道人以上也應該有法度尺度才是,如此才稱得上等級森嚴。何必讓他們轉而投入宗門修行?”

    “天庭若是願意,從道童到道士,從道士到道人,再加一個金丹境界的真人、陰神境界的道師、陽神境界的真君、元神境界的真仙,從入門到飛昇,從飛昇到天庭為官,半步不離天庭體制。等級森嚴,完美無缺,一應超拔劫操於天庭之手,歸於元始道祖。”

    “如此治世,才稱得上是道祖手段!”

    “但元始道祖終究未曾如此,而是神道仙道分離,相互制衡……”錢晨微微一想,卻是不難堪破:“原來如此,太上傳道,開創的是玄門。仙道根本終究是長生逍遙,超脫造化,元始道祖若是用天庭之法治世,那麼並非道門一統天下,而是道門被神道融合,披著道門皮囊的神道再次一統天下。”

    “我道這等治世之法,為何如此成熟,原來本就脫身於曾經主宰宇宙的神道啊!”

    “這樣一來,藉助神道之法入門自然可行,畢竟神道教化之功,別有一番妙用。天庭治世,固然並非我心目中好最好的世界,但也絕非最壞的,甚至稱得上中等之上。但到了通法之後,尋求結丹之時,便要擺脫諸神的扶持,自去尋求大道。或是拜入宗門,化本命道籙為輔助,另鑄根基,繼而結丹。或是神道為輔,符道為主,凝聚本命真符。這便是道人境界存在的意義……”

    講述完授籙之法的種種玄機,已經是三更天,明月高照五行山,司傾城便一擊玉鍾,淡淡道:“今日講道已畢,明日寅時五刻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