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226章,龍泉寺中

    大唐山海行第226章,龍泉寺中廟後山崖名,是一片白色石灰岩的峭壁,這白虎崖高不過百仞,雖然陡峭但畢竟並非筆直,巖壁石罅間又多生松柏,江朔和獨孤湘輕功何其了得,登上崖頂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這一日月色甚明,江朔和獨孤湘未穿黑色夜行衣,原是難免暴露,但此處山岩異色,二人的白色衣袍倒正好隱入白色山岩之中。二人伏在崖頂放眼向下望去,見這龍泉寺與中原寺廟形制類似,自山門進入,有一個方形的蓮池,兩側分設比丘、比丘尼戒壇,池後山體抬高,再第二級臺地上建有百尺高的磚石砌築的七重多寶塔,這也是唐朝寺廟多見的殿前設塔的形制,寶塔兩側是鍾、經二臺,塔後第三層臺地上便是大佛殿,大佛殿後為佛說法大殿。

    若是建在平地上的寺廟,佛說法大殿後本應有三重樓、三重閣,但龍泉寺建在山中,山勢逐次抬高,高處的建築本就顯得比前面的大殿要來的高大,因此並未建樓閣,而是在山後巖壁上建了一處單層閣。由於山勢起伏,佛殿兩旁亦難建配殿,而是在中央佛院之外環繞了一個個小別院,各以迴廊相連,內設佛堂、佛庫房等各色建築。

    這龍泉寺雖然建在山中,但其規模比之尋常平地上的建築更大,從山門往上看只能看到綠樹掩映間的殿簷屋角,而從寺後崖壁上看,全寺一覽無遺,更顯得宏大。

    只是前殿皆未舉火,顯得死氣沉沉的,只在最後這道崖壁上的閣樓內點有燈燭,這座閣樓在白虎崖的半腰上一塊自然形成的凸崖之上,其下山石間的罅隙間有淙淙山泉流出,順著山石左彎右繞,如龍盤曲,這也是之名的由來,不過此間道理朔湘二人自然不知。

    這處閣樓與崖下寺院只有一條石徑相連,前後左右都是陡峭的巖壁,石徑也是曲折迴環,多被山間古松掩蔽,依稀見到有人影晃動,想來是有不少暗哨拱衛。只是閣樓中人未想到還有人能從背後崖壁上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