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二百一十章 暗流湧動

    說到這裡,臉上露出兇悍之色:“若是不願意的話,孤看在王妃的面子上,念在他是霸兒的舅舅,留其全屍厚葬都算仁至義盡。孤不能以舉國之安危,以人情而度之。”

    “只怕王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她自然明白王上的苦衷,作為一國之君,不解決了扶餘國,將來與魏國戰端一開,後方怎樣都不穩妥,那是極為冒險的事。若是能吞併,則解了後顧之憂不說,二十餘萬人口所能提供給燕國的幫助,將更加的龐大。

    公孫修道:“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說到這裡,頓了頓,半開玩笑道:“只盼麻餘王能識大體,以天下百姓的安危為重,到襄平做個閒散的侯爺。那個時候,他倒能跟王朱兄妹相聚,霸兒也能跟這素未謀面的舅舅親近一些。”

    ——

    兗州。

    令狐愚滿臉愁容地在堂內踱步,來回的走動,似在焦急的等待著什麼人。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手下的護軍前來彙報:“報,令狐刺史,太尉已至門外。”

    令狐愚聽到“太尉”二字,登時滿臉欣喜,轉過身來,忙道:“快快請進來。”

    護軍點頭應是,快步走出門外放行。

    過了一會兒,一名蒼老的老者走了進來,年逾七旬有餘,看起來身子已有些句僂,可精神確實不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他一進來,令狐愚連忙站了起來,喊道:“舅舅,你可終於來了,還沒來得及祝賀舅舅升任太尉。”

    這個老者身為魏國的太尉,卻不是蔣濟,而是王凌,東漢司徒王允之侄。

    王凌澹澹一笑,從容地坐下,嘆了口氣,有些不悅道:“升任太尉,何喜之有?司馬懿為了拉攏我這個老傢伙,不惜把這個位置給了我,只是可惜了蔣濟,唉——”

    提到蔣濟,令狐愚的臉上也難免露出幾分悲痛之感。

    拜司馬懿所賜,他在高平陵事變中信誓旦旦的指著洛水起誓,招降曹爽後只按國法剝除兵權,留其爵位跟性命。蔣濟為了勸降曹爽,更是以自身的名聲來作保,保曹爽投降後的安危。

    可司馬懿卻不管那麼多,以誘降的方式把曹爽穩住後,從高平陵事變再到確定謀反、夷滅三族的時間前後不到十日。

    這十日內直接把曹爽等人三族七千餘人殺了個乾淨,本該只是奪權而已,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可如此大規模的清洗,卻是自魏國建國以來,聞所未聞之事,竟牽連眾多無辜,一併梟首。

    蔣濟被氣得急火攻心,自知聲名掃地,明明力保曹爽不死,到頭來連累其三族被夷滅,這樣的罪孽跟罵名千秋萬載都洗不去,世人也只會拿他跟司馬懿相提並論。

    一時間,竟氣得臥床不起,常常一二日不曾進食,辭去了身上所有的官職。

    司馬懿初得魏國的大權,不急於給自己加什麼頭銜,反正從地位出發已經是太傅,位極人臣,不必再添虛名。

    為了拉攏名聲在外的王凌,司馬懿上表於天子,建議任命王凌為新的太尉。

    曹芳面對司馬懿,就如同換了個對他不敬的權臣罷了,只能應從。在他看來,曹爽即便再囂張跋扈,所貪圖的不過是美色跟金銀珠寶罷了。

    司馬懿就不一樣,曹芳每日都心懷恐懼的上朝,總有一種錯覺,司馬懿要的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絕色美人,而是他屁股下的寶座。

    對此,曹芳也只能言聽計從。

    王凌搖了搖頭,嘆道:“浚兒啊,舅舅這輩子為的是朗朗清名,不是跟司馬懿這樣的敗類同流合汙,他在天子面前表彰老夫,把太尉的位置相交,這是問我願不願意跟隨他的腳步。我若是信了他的鬼話,只怕也跟蔣濟一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