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 三家分魏

    公孫修點了點頭,老人最是經不住摔,有可能把腿骨、盆骨摔得粉碎性骨折,一個把握不好,可能就假戲真做了。他心中對司馬懿倒是生出幾分敬畏,暗想:“能對自己都下死手,就更不要提對付別人了。”

    陳超也覺駭然聽聞,道:“此番曹爽伐遼,是司馬懿組織百官進行彈劾,逼其撤軍,若是真的戰況持續下去,後果難料。看來司馬懿以詐病讓人放鬆警惕,也不失為韜光養晦。”

    公孫修負手而立,在堂上踱步了幾圈,沉吟道:“司馬懿詐病由來久矣,當年曹操為司空,曾徵辟其出仕,司馬懿就曾託病不出,瞞過了曹操的試探。”

    鄧艾聞言微笑道:“這其實就是司馬懿的狡猾之處了。當時形勢並不明朗,他是認為投於曹操的麾下,極可能時機不成熟,但又不願意直接拒絕出仕。”

    陳超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不錯,司馬懿打得一手好算盤,若是直接拒絕出仕,今後就不會有機會出仕了,託病不出是個好藉口,等形勢明朗好了,自己說自己病好了,再擇優而棲。”

    公孫修頓時瞭然,原來當初司馬懿詐病不受徵辟的原因有這樣一層目的,打趣道:“想來曹操也是看透了他這點兒伎倆,才命人前去試探其是否有病。這第一回試不出來,過了幾年曹操下死命令徵辟司馬懿,不願出仕就鋃鐺入獄,這才把老狐狸給逼了出來。”

    鄧艾道:“是啊,一來曹操求賢若渴,二來意在於收攏士人為其效力,不逼他強行出仕站隊也不行。”

    公孫修一手托腮,沉吟道:“這老賊越裝越純熟,年紀又大,誰能想到將死之人會造反呢?”

    鄧艾一愣,撓了撓頭:“造反?這不大可能吧?司馬懿與曹爽之間,不過是士人與宗親之爭。”

    這一問可就把公孫修給問得定住了,詫異地道:“士載你也認為只是權力鬥爭?”

    鄧艾不解道:“權臣爭權,古來有之,曹爽想扳倒司馬懿,司馬懿想扳倒他,不過是一丘之貉。可論到造反,恐怕不至於。”

    公孫修心中暗道厲害,這就是司馬懿的厲害之處了,即使是高平陵事變的發生,眾人也大多沒預料到是改朝換代的開始。

    說句不好聽的,即使現在士人跟曹爽鬥得難分難解,天下士人也沒預料到司馬懿的最終目的。即使是在高平陵事變中,司馬懿對著洛水發誓,只按國法處置曹爽兄弟,不會斬草除根,不僅身邊的士人都信了,就連曹爽本人都相信了。

    四十餘年前曹丕篡漢,始建魏國,追封曹操為太祖魏武帝,這一行為也把大批的漢臣收錄進了《魏書》。

    當然曹丕在公元220年稱帝之際,也絕想不到短短的四十六年後,魏國會被晉取而代之,完成第二次禪讓,魏臣則又入了《晉書》。

    “司馬懿的野心已經是壓不住的了。”

    公孫修目視眾人,高平陵事變看似是一場對宗親勢力的打壓,實則是司馬懿剝奪了魏國宗親的軍權政權,盡數為己所用,自此魏國也就真的換血成了晉朝的基業。

    “該如何阻止?”

    他心中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或許不能用“阻止”以代言之,而是如何順水推舟的撈上一筆才對,高平陵事變他是阻止不了的,任何一方也不會相信他的。

    鄧艾見燕王一聲不吭的思慮,時而眉頭緊鎖,時而眉頭展開,也不知再想些什麼,輕聲地問了一句:“王上,您怎麼了——”

    公孫修思慮甚久,這才抬起頭來,正色道:“孤思來想去,目前應當致書於蜀、吳二國,共商大計。”

    鄧艾吃了一驚:“不知王上所說的,是何大計?”

    公孫修一字一句地道:“燕、蜀、吳三國共同瓜分魏國,各取其利,代而取之。”

    驚人的言論讓鄧艾嘴巴張得老大,愣是瞧著眼前的燕王,其震撼溢於言表,顫聲道:“三——三家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