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聯名上書

    何晏啞口無言,皺眉道:“這天底下用兵,又非是孩童嬉戲,能迅速決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算是以太傅的功勳卓著,擒孟達、逐東吳、破蜀虜,不也有徵遼時的失利麼?可見司空這話又自相矛盾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服誰。

    高柔心想你這還能辯到什麼時候?冷笑道:“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太傅奉先帝之命徵遼,乃是因公孫淵自立,不服王化,才不得已而擊之。雖然頗有損失,可也逼得公孫修稱臣了。知兵者當以不好戰為先,公孫修願意稱臣,我大魏又何必勞師動眾,不遠萬里去徵遼?”

    說到這裡,環視群臣,最後把目光落在了何晏的身上,昂然道:“再者說了,你難道忘記太祖伐烏桓一事了麼?深入塞北,直抵遼東,一旦寒冬之際,稍有不慎,有全軍覆沒之厄。以太祖的英明神武,征戰歸來尚有餘季,曹爽難道能比得上太祖麼?”

    何晏呆了一呆,明白再怎樣爭論也辯白不過了,青州接連失利是不爭的事實,他張了張口,咬牙道:“照高司空這麼一說,你有何高見?”

    高柔面向曹芳,雙手握著芴板,垂首道:“陛下,臣等及百官,均奏陛下能召回曹爽,勿在耗費國力。遼東苦寒之地,又遠離中原,就算要伐遼,也應當等蜀、吳二國皆滅,再圖遼東。此乃太祖之策也。公孫氏既然有心稱臣,自當先以好言善之,不可交惡,待天下略定,再圖遠疆。”

    此話一經出口,在座的群臣都表示同意。曹操官渡之戰後,追擊袁紹殘部追到了遼西,公孫康斬殺袁譚、袁熙的首級獻給曹操,以示其心。

    自那開始,再到曹操、曹丕兩朝,都沒有對公孫氏有用兵的想法。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偏遠,二是順從。

    若不是公孫淵頭昏腦漲的自立為王,不出意外的話,燕國幾乎能成為在蜀、吳二國後面,最後一個被滅亡的國家。

    何晏又想再說什麼,高柔先一口堵住,道:“老夫只希望大將軍伐遼,uu看書  初心是好的,只是不明國策而已。若只憑一己好惡,爭名逐利,而把我大魏精騎帶到遼東做無謂犧牲,那可就不對了。”

    何晏被他這麼一頂,徹底敗下陣來。

    曹芳瞧著雙方火藥味十足,不禁有些無奈,可謂雙方都得罪不起,曹爽自從輔政後處處干涉,見縫插針,權力慾極強,把整個洛陽都控制得死死的。再加上士族群臣又是魏國的骨骼,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稍微猶豫了些許,曹芳輕聲道:“臨陣換將、半途而廢都是大忌,現在不上不下,既然百官都開了口,且先讓大將軍試一番,若是仍不能反敗為勝的佔據上風,再撤軍亦不遲――”

    說到這裡,正好對上了何晏渴求的目光,忙道:“至於大將軍伐遼,也是出自一片好心,諸位不必再爭。”

    高柔一看陛下都發話了,只得攜百官向曹芳行禮,朗聲道:“陛下英明,我等皆是為大魏的社稷著想,希望大將軍能恪守國策,不要倒行逆施。”

    百官皆誦揚曹芳的英明,何晏也臉色難看,跟著跪下謝恩。這已是他所能爭取的最好局面了,真要跟天下士人抵抗到底,絕對是討不著好。

    士人自從漢代以來便無序的擴張,從上到下,再到魏國初立時確立的九品中正制,幾乎整個魏國的官僚選拔系統都佈滿了士人的足跡。若是真的強行對抗,天下士人形成合力,最先崩潰的就是政令不通。

    曹芳望著暫時壓下來的一場風波,背上已是出了層冷汗,心中暗想:“只盼得曹爽或勝或敗,都不要引得朝野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