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

    接下來的時間,公孫修大量處理政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高句麗人的安置問題,以及各方面的移風易俗,這其中包括文字、語言、習俗都要照著中原的文化來。

    文化是處於融合之中的互相吞併,最後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中提煉,這是一種自主的過程。文明的碰撞必然產生激烈的火花,在交匯中產生巨大的旋渦,其結果註定是落後的泯滅於塵埃,先進的留存於世。

    為了達到民族大換血的結果,則必須採取政治舉措,以達到快速的完成這一點。

    目前的高句麗人已遷了六萬百姓到人口最稀缺的帶方、樂浪、玄菟三郡,原本稀少的丁口一下子扎得滿滿當當,下令由州郡官吏負責調配各處,給予政策上的優待,並給田給地,助力開荒。目前的遼東缺的並不是土地,而是人口,畢竟上好的東北黑土地就在腳下。

    燕國目前掌握在管理下而非豪強手中的人口有三十五萬,這是能看得到的數據,加上高句麗人則是六十五萬人。

    經過各地統計、抽查的丁冊典籍,他驚訝的發現,年齡在十七歲到三十歲的男女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

    這一比例讓他勐吃一驚,詢問道:“各地的縣令統查是否有出入?怎得青壯這麼多,若真按這樣算,我大燕每十個人裡面,有三個半男女是在三十歲以下的。”

    放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這一數據是兩成多,人口結構偏向老齡化趨勢。

    原來古人的生命力如此興旺的麼?

    青壯佔比的數量如此可觀。

    賈範倒是不以為意,搔頭道:“這個向來如此,能活過六十的,各地郡縣的老者本來也不多。”

    說著搖頭晃腦地念道:“三十歲稱而立之年,四十稱不惑、五十稱不夭、六十為耆壽、七十稱稀、八十稱耋,九十稱耄,百歲為期頤。人壽本就雜短,不可虛度,以免老來生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