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三十八章 信息租金

    賈範歎服道:“王上當真是奇才,若真是如此,私鹽斷絕一大片,向官府買官鹽的相應增加,其稅收之利,每年可增加兩億錢。”

    公孫修擺了擺手:“過譽了,此等皮毛之術,何足掛齒?”

    賈範笑道:“便是管仲復生、桑弘羊親臨,瞧見這樣的治世之術也得自嘆弗如。”

    此法最簡單有效在於,沈星因製鹽便宜而升為大鹽司,便會想盡一切辦法,始終讓鹽價的產出成本一直便宜,若不能維持,其餘四個鹽產地的鹽官報個低於八錢一斤的成本,沈星又會被替換下來,直接讓贏者通吃。

    次日,襄平城中下達了命令,由沈星接任大鹽官,李巖鋃鐺入獄,並次日斬首於菜市。

    同日,官府奔走傳告,即日起鹽價下調二十錢。此乃是燕王的國策,讓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此榜一出,人人相贊,皆稱賀新王的功績。

    這可就苦了私鹽販子了,平日裡販賣私鹽,一斤售價是四十錢,比官鹽便宜了八十錢,給百姓省了筆大價錢,很快就能銷售一空。私鹽販子也能賺個五倍之利,作為小本經營的倒賣私鹽,製鹽成本比官鹽還低一些,自然能牟取暴利。

    現如今官鹽只售價一百錢,官鹽私鹽僅相差六十錢,百姓聞說後都買官鹽,可不敢為了那點兒小錢冒著全家充軍下獄的風險。

    官鹽自下調到一斤百錢,仍有十餘倍之利,並且大大的衝擊了私鹽之利。公孫修心下估算,按照如此稅收,明年可增加二億稅收。

    自春秋以來,管仲便發現與其拼命的增加苛稅雜捐,不如將百姓日常所需的鹽定為國家專營,基本壟斷這一行業,賺十倍之利。畢竟人不可一日無鹽,這幾粒小小的鹽粒,堪稱中國三千年封建王朝的第一大財政,《新唐書》中明確指出:“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歷代的財政賦稅,有一半是出自鹽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