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餘 作品

七十五 傳承書室的異變(四)

    直到通讀完畢,閉目思考了很久之後,御才忽然有所明悟——

    為何法神大人最開始就要求“以數論思想謹慎學習”!

    光看那兩幅原子模型就能知道,它們應該都不確切,甚至可能都只是假設!

    所以才會說,“原子論或許並不代表真正的客觀實在”!

    然而那些質符文是真實的!“質符文週期表”是真實的!所有的鍵合作用是真實的!所有的陣法模板也是真實的!

    如果純以數論思想,假設物質是原子的集群,假設原子結構就是兩種模型之一,假設最外層鍵子確實擁有某種聚集在同一個軌道的傾向,假設所有的鍵合作用其實都是最外層鍵子的相互媾合,那麼這所有的一切,就都有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更何況純以數字來看,總和相等的數字不管如何切分,它們永遠都是相等的!這是不可辯駁的真理!

    質量數,不也是數字嗎!

    可是,如果真是這樣,這本“經典源化論”就全部建立在假設之上!

    只是為了解釋一些東西,便是基礎模型和基本理論都要假設而來!這樣的學問,真的可以嗎?!

    況且他還發現——這門“經典源化論”似乎與法神大人的“元力頻率理論”有著根本矛盾!

    敏銳如他,此時終於明白,在通讀“經典源化論”的過程中一直存在的某種不協調感到底是什麼了!

    “如波激盪,急緩不一”!這是“元力頻率理論”的根本,所有的元力,都應該擁有波的屬性,擁有對應的頻率才對!

    然而“經典源化論”裡卻說,所有質符文代表的都是物質!它們的鍵合構物也是物質!而且是這個人間界域中存在的所有物質!

    一塊石頭、一滴水、一縷清風…它們也像水波或者光波那樣,擁有自己的頻率嗎?!

    頻率,可是振動啊!

    峰谷起伏,循環往復!

    一個時時刻刻都在振動中的人間界域,會是現在這個穩定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