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編號1

    “恩,兇手應該很強壯,用非機動車,甚至直接背屍也有可能。”柳景輝向江遠說著自己的判斷。

    江遠有點意外:“那屍包很重的。我們抬到解剖臺上,都是四個人輕鬆,三個人費力。”

    “農村過年抬豬也得四個人。”柳景輝一語帶過,又道:“背還是能背動的,我們之前做過相關統計,中近距離的拋屍,以人背和非機動車為主。”

    “你覺得兇手住在水庫附近?”

    “至少對水庫很熟悉。”柳景輝道:“我去現場看了,也問了幫忙撈屍的當地人。兇手選擇的地方非常好,如果不是這次乾旱,正常情況下,都是發現不了的。”

    “如果非常熟悉水庫的話,不是更應該選擇深水區嗎?”

    “這要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深水區都靠近水庫中央,陸運拋屍的難度比較大。另一個,兇手或許正因為對水庫熟悉,所以才更不會考慮乾涸的情況。因為在他的記憶裡,水庫恐怕沒有乾旱到這種程度。”

    江遠緩緩點頭。柳景輝的推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江遠也不準備在這方面跟柳景輝辯論。

    “再一個。兇手後續的小屍包,是在更深水的水域發現的,這也可以看做是犯罪升級的一部分。”柳景輝停頓了一下,道:“我懷疑他拋小屍包的時候,考慮了水流的問題,這樣的話,原始的拋屍地點還要再考慮。”

    江遠看著柳景輝頭大的樣子,不覺一笑。

    刑事科學技術有一點很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伱要解決的是現實的問題,但所用的技術其實是來自於紙面的。

    等於說,要通過紙面和實驗室的操作,來解釋現實中的情況。

    這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dna和指紋為什麼用的那麼廣泛,那麼好用,就是因為它們簡單直白,受到現實的干涉比較小。

    犯罪現場重建以及血跡分析,為什麼用的人就那麼少,就因為它們的判斷過程過於複雜,而理想化的事情總是較少的發生。

    搞經濟的人,寫經濟學著作的時候,都要假定出一個“理性經濟人”的概念,要求人不僅理性而且自利。

    搞刑科的人,如果假定一個“理性犯罪人”,那就純屬神經病了——人要是能理性且自利,一大半的案子都不會發生了。

    柳景輝要搞推理,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此。

    在沒有足夠的信息的情況下,你甚至摸不清兇手是不是個精神病。且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精神病。

    若是以美式的側寫分析來說,連環殺手或多或少都有點精神問題。

    而眼下的六具屍體,其實已經足夠給對方冠上這個名頭了。

    看著柳景輝煩心的樣子,江遠睏倦了一天的精神,得到了些微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