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 作品

第966章 凱旋而歸

    陛下仁義聖明,真乃草民之福,真乃萬民之福啊!”

    李餘笑了笑,又令人準備酒宴,他與眾士族家主們一同用膳。

    要想收服人心,必須得先收服士族門閥的心。

    若想得到百姓們的支持,也必先要得到士族門閥的支持。

    攻佔吳城之後,對於吳州的其他郡縣,都不用再出兵去攻打,地方官府已紛紛派人送來降書順表,表示願意效忠李餘,效忠朝廷。

    隨著李餘把吳州也收入囊中,他終於實現了一統九州的大業。

    在李惠的眾多皇子當中,李餘算是起點最低的一個。

    因為年紀小,以前不受父皇寵愛,受封親王的時間太晚,李餘根本沒有機會在自己的封地裡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

    單憑這一點,李餘就比他的那些皇兄們慢了好大一步。

    李餘之所以能擁有自己的兵馬,那是在梁州,與梟陽國各部落打仗打出來的。

    後來他又臨危受命,去到秦州,抵禦西番軍的入侵。

    這兩場戰事,總算是讓李餘在梁州和秦州紮下根基,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兵馬。

    再之後,諸王劫掠京城,這也徹底拉開了天下大亂的序幕。

    一時間,諸王紛紛稱帝,各自為政,相互征伐。

    各州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數年間,李餘與麾下的將士們南征北戰,不知有過多少次的九死一生。

    先是拿下京城以及魏州,而後是楚州,再之後是晉州、代州、燕州、齊州,乃至最後的吳州。

    可以說李餘和他的將士們,是在整個大周的版圖上打了一大圈。

    李餘也由一個普通的現代人,成長為一個可以主掌大局,受無數人擁戴的天子。

    他的天子之位,並不是靠旁人賜予的,也不是靠撿便宜撿來的,完全是真刀真槍硬拼出來的。

    在吳州,李餘命沈放暫任吳州牧,命高屠暫任齊州牧,命孟獠為燕州牧,命冠英暫任代州牧。

    代州、燕州、齊州、吳州是李餘連續收服下來的,感覺根基不穩,擔心會發生變故,這才把沈放、高屠、孟獠、冠英四員心腹大將分別安排在這四州,以此來穩固局面。

    李餘自己則率部返回京城。

    四十萬的京師軍,大部分都已被沈放、高屠、孟

    獠、冠英四人帶走,跟隨李餘一同回京的兵馬,只有五萬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