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 作品

第669章 推行改革

    原本秦州的人口與梁州人口差不多,都是四百多萬,可才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秦州的人口便暴漲到七百萬。

    秦州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有目共睹,李餘自然是欣喜不已,對於陶源推薦的人才,他也是越發的重視。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以杜疆為首的工部,於秦城內建起一座簡易皇宮。

    當然,秦城皇宮與京城皇宮完全沒有可比性,規模要小上許多,連袖珍版都算不上。

    目前秦城皇宮只有一座正殿,正殿的兩邊,還各有一座偏殿。

    正殿是大臣們議事場所,兩座偏殿,一座歸中書省,一座歸門下省,是給二省官員辦公用的。

    大殿內,最裡端的高臺上,擺放著一張金色的龍椅。

    因為沒有皇帝,這張龍椅就純屬是個擺設。

    龍椅的下面,還擺放了一張相對小一些的椅子,這把椅子,是為李餘準備的。

    李餘目前的頭銜依舊是吳王,行監國事。

    也就是說,沒有天子,他可以代行天子之職。

    郭準在秦州搞的風生水起,張泓依舊在梁州舒舒服服過自己的小日子。

    他並沒打算效仿郭準的改制。

    郭準非常重視農業,對於像甘蔗這樣的經濟作物,他並不是很看重。

    而張泓則恰恰相反,他是非常重視經濟作物的種植,至於農田這方面,他的關注度要低上很多。

    他二人的特點,倒是剛好形成了互補。

    這一天。

    吳王府。

    陶源來見李餘,並且帶來一封奏疏,上面有他為李餘起的幾個字。

    眼瞅著李餘要年滿二十,即將舉行加冠之禮,他也要有自己的字了。

    李餘接過奏疏,低頭看了看。

    陶源為他起了好幾個字,讓他自己來選。

    其中有子孝、文舉、公臺等等。

    李餘看罷,把奏疏放下,含笑說道:“多謝陶公為我費心了,我自己也想好了一個字。”

    “哦?不知殿下想的字是?”

    “子魚!”

    “子魚……”陶源捋著鬍鬚,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李餘含笑道:“莊子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魚二字,便是來自於此。”

    陶源沉思片刻,仰面而笑,撫掌說道:“殿下為自己起的這個字,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