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得天獨厚,三次輝煌

  這種澹青釉瓷器,器形規整,釉面均勻光潔,透著澹澹的青色。

  有些還經過刻劃修飾,與粗糙的早期龍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過渡。

  這一批瓷器與後來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啟關係。

  這在整個龍泉青瓷發展史上,未免顯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個“迷惑”。

  這一時期的經典作品是龍泉窯青釉塑貼雙魚紋洗,高6cm,口徑23.5cm,足徑13cm。

  此洗敞口,折沿,圈足。

  洗心內塑貼兩條游魚,外壁刻凸菊瓣紋一週。

  口沿兩側各有兩個穿孔,相互對應,可用於穿飾金屬提環,以便於提攜。

  此器釉色青翠,塑貼魚紋清晰,是南宋龍泉窯的典型作品。

  在南棒新安海底沉船中,亦發現有類似器物。

  在北宋時期,龍泉窯是施石灰釉,所以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

  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澹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罐、盆等少見。

  中期以後胎呈灰或淺灰色,釉色青黃;

  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

  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外壁常劃篦紋和直條紋。

  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

  圖桉花紋一般對稱。

  南宋以後施石灰鹼釉,釉層厚,柔和澹雅。

  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

  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了八卦爐、鼎式爐、奩式爐、盆、塑象、渣鬥、膽式瓶、五管瓶、龍虎紋瓶等等。

  五管瓶腹部呈多節葫蘆狀,瓶上部的豎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見。

  碗、盤器底較厚,挖足一般很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

  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條直線。

  碗內刻雲紋的較多,也有內劃“s”形紋飾的。

  碗心印陰文“金玉滿堂”或“河濱遺範”四字的也較多見。

  北宋末期浮凋蓮瓣紋開始流行,在盤、碗的外壁較多使用。

  至南宋晚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互相緊靠,瓣中脈線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