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似藍似綠,妙不可言

  燒製之時,除了溫度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胎質之上。

  胎質不同,在密度上也就不同。

  鈞瓷的氣泡是密集型,而汝瓷的氣泡是稀疏型。

  因此,所謂“鈞汝不分”一般是針對古瓷而言。

  因為在當時,所燒製作品的色彩,沒有多少的區別。

  而如今的鈞瓷和汝瓷,根據釉色的豐富和變化,就能加以識別。

  而對於天青、天藍、月白之類的釉色,如果你稍加細心,也會發現有很明顯的不同。

  認真研究起來,鈞窯和汝窯的區別很多。

  宋代有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但其中北宋官窯、哥窯迄今為止都沒有發現明確的窯址。

  即使專業研究這方面知識的行內人,依然沒法能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

  而傳說中的柴窯,更是絕世罕見而無流傳——那麼在說鈞窯和汝窯之前不得不提柴窯。

  柴窯,不是指柴燒製成的窯,而是因為後周第二代皇帝叫柴榮。

  一天驟雨初歇,天空青碧如洗,這位周世宗看這顏色極好。

  於是就吩咐燒窯官說:“這雨過天晴的顏色我極喜歡,速速去給我做一個來,做不出來給你咔嚓了!”

  雨過天晴雲破色,這般顏色做將來。

  後來推測是燒出來了,歐陽修曾經這樣形容柴窯: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飾為器。

  和柴窯天青色最接近的就是汝窯,為了達到記載中的燒製工藝高度,北宋時設窯汝州。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裡這樣描述:“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

  其它的容易懂,那“土脈滋媚”什麼意思呢?

  是指瓷器表面的光澤和光滑程度非常高,像上面刷了層油一樣滋潤。

  而鈞窯的特點,在於色彩華麗奪目。

  碗身常見“蚯蚓走泥紋”,有呈現一色紅,更是舉世無雙。

  在整個以清雅審美為主的宋代,可以說別具一格。

  在燒製時為了製作不同的釉色,鈞窯會在制瓷時投入銅、鐵等金屬發生化學上的焰色反應。